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簡稱“行動計劃”),以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為主線,部署了65項任務和22個項目。陜西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承擔了55項任務和16個項目,計劃投入資金7.08億元,瞄準“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精準扶貧”等重大國家戰略,多措并舉貫徹落實行動計劃。
建設一流學院 提升教育能力
面對高職教育發展新形勢,陜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一流學院、一流專業建設。
一流學院以“引領性、創新性、國際化”為目標,在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國際交流、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深入改革,為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企業技術創新、區域文化建設培養一流的技術技能人才,示范引領全國高職院校改革發展。
一流專業以“開放性、服務性、特色化”為目標,凝練專業特色,改善實訓條件,深化教學改革,整體提升專業發展水平,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
未來3年,陜西將建成3所、培育3所全國一流高職學院,建成50個全國一流高職專業;重點建設全國優質專科高職院校10所、骨干專業150個;建成國家級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4個、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80個;建設省級以上專業教學資源庫10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0門。
推進創新創業 校企協同育人
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探索建立“高校創新+孵化器+人才培養”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支持8所高職院校與知名企業簽訂協議,共建創新創業學院。推動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系)50個,創新創業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0門,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建立適應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要的協同育人機制。
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會同省科技部門,支持高職院校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認定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示范性大學生眾創空間50個,建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各50個,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000個,舉辦“陜西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30期,辦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綜合保障水平。推動高職院校配足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建設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培育優秀導師500名。打造創新創業新型智庫,組建專家指導委員會,加強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完善績效撥款機制。
落實診改工作 激發發展動力
對全省37所高職“一校一策”進行巡視診斷,摸清家底,出臺深化高教綜合改革的系列措施。
在省級巡視診斷基礎上,落實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成立省級診改工作專家委員會,建立督促檢查機制,到2018年底,分三批完成全省高職院校自我診改、抽樣復核工作。
鼓勵高職院校不斷引進國(境)外高水平專家和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接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大力培養符合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經營需求的本土化人才。
推動高職院校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監測體系,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新創業成效等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持續提升質量年度報告的可讀性與可信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