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的青春。”花樣年華的在同學們花樣年華的階段,如何激發昂揚的斗志?如何消解內心的困惑?用什么樣的姿態度過這個美好時期。
3月25日,在集團教學安排下,由華山教育集團西北學區總裁呂亞東總裁為全體師生在線講授了一節網絡課程,這是繼2月24日之后的又一次直播課程,本期課程呂亞東總裁以“誰的青春不迷茫”為題,結合自己二十余年來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體悟,以及當前疫情中的典型事例,講述了中職生的成長蝶變。
我們大家都知道, 3月9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和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成為一次備受關注的現象級網課。四位主講人之一的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馮秀軍教授更是圈粉無數,她以《戰“疫”里的最美青春——談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題,聚焦“90后”“00后”青年群體,鼓勵青年人扎根中國大地,譜寫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寫青春。直播開始,呂亞東總裁帶大家重溫了這段視頻。
此外,呂亞東總裁通過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關于戰役一線上的90后、00后的講話,告訴我們青年一代學生,年齡不是標簽,要堅持努力奮斗,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書寫的屬于自己的無悔青春,用自己的努力去親歷、去參與的時代變遷。
呂亞東總裁講到,青春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蝴蝶破繭而出、振翅高飛的瞬間美麗無比,但那是它束縛在繭內經歷了痛苦的蟄伏、匯聚了無數能量換來的蛻變。所以,青春不僅僅是看起來那般美好,伴隨它的還有痛苦、迷茫、彷徨。我們的同學目前正處于這樣一個蝶變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則在過程中放飛自我、迷失自我,認為自己選擇了職業學校便會一事無成,加之長輩們的際代憂慮,開始在學校咸魚般渾渾噩噩的度日。針對這種現象,呂亞東總裁指出,不同年代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每一代學生普遍存在青春時期的迷茫,常常會遇到兩個大的“絆腳石”——缺乏自信、沒有目標。
接下來,呂亞東總裁結合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的數據分析以及蘭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韓琳的事例啟示同學們,選擇職業學校并不意味著你的人生從此就“低人一等”,就沒有了實現夢想的可能。相反,同學們應該慶幸生在了這個現代化、多元化的時代,這讓大家的人生擁有了更多“成功逆襲”“華麗轉身”的可能。隨著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的提高,升學、就業、創業的途徑會越來越多,只要我們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的果實。
呂亞東總裁告訴大家, 成長蝶變的過程也很漫長也很艱難,要想讓我們的青春不迷茫,唯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了使同學們撥開大家眼前的迷霧,獲得更好的成長,實現蝶變,呂亞東總裁對同學們給出了六點建議。1、清晰的認識自己,知道要干什么;2、挖掘小特長,培養自信心;3、掌握一門技能,擁有立足社會的資本;4、堅持讀書,提升綜合素質;5、立長志,不常立志;6、堅持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后,呂亞東總裁引用毛澤東主席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學給中國留學生講話作為本節課的結束語:“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師生觀看直播剪影
誰的青春不迷茫,奮斗的青春不迷茫。一帆風順,顯示不出水手的堅強;百轉千回,才有百煉成鋼。恰恰是在跌倒的時候,奮斗才能凸顯其意義。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同學們,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
春已至,花已開,
陰霾終將散去,
我們終將會面,
愿大家青春燦爛,
愿大家前途光明。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