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受自身結構性矛盾累積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共同影響,我省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必須要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步伐,力爭在“調速換檔”中實現“減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打造安徽經濟升級版。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職業教育的優化升級,將安徽的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為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夯實人才資源基石。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龐大的勞動力大軍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跡,但由于老齡化等因素影響,廉價而充裕的勞動力供給也在不斷遞減。”省政協委員談理平建議,今后政府應著力推進職業教育優化升級,加快從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數量上的“人口紅利”,轉向依靠高技能勞動力質量上的“人才紅利”,在創新驅動中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談理平稱,安徽是勞動力人口大省,2014年全省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3948萬人。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安徽的勞動力人口中低技能勞動力占相當大的比重。2014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為382.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2.5萬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勞動力人口中的占比偏低。
談理平建議,我省要根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需要,重點提升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走出去、引進來的力度。
要推進與國外職業教育院校的全方位合作,通過吸收和借鑒德國、瑞士、日本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先進模式和先進經驗,深化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教育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校企合作為主要模式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談理平還指出,尤其是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礎上,結合安徽實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