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兩類,一類是更基礎的通識教育,一類是職業教育,這兩類都不能偏廢。”蔡昉認為,現在勞動力短缺,恰好趕上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代。機器人的出現,特別是將來若機器人可以替代勞動力,那就和機器替代人有根本區別。
丁守海表示,要想使未來潛在增長率持續保持在中高增長通道,關鍵要提高勞動力的質量與效率,即對二次人口紅利潛力的挖掘。目前,我國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要提高勞動力素質,加大教育投入是必經之路。另外,在完善、優化教育體系的同時,我國還應借鑒德國比較完備的職業教育系統,注意對職業教育、培訓的政策傾斜,以彌補技術型勞工的短缺。
針對創業教育,企業管理系主任唐炎釗表示,從學校方面看,創業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讓所有學生去創業并不現實。大學期間更多應該培養創新的精神、理念和能力。從企業角度看,投資項目是少數,在金字塔的頂端,因此要分層次做。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錢乃余表示,在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上,可加強產學研合作。傳統的產學研合作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下顯得遠遠不夠。因此,學??纱罱óa學研合作平臺,通過平臺建設對人才進行培養,無論專業如何對接、學生如何應對企業需求,都解決了原先的瓶頸。
湖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丁雪峰認為,高校為上市公司提供轉型服務可從三方面考慮:一是為企業提供戰略思維,提供高精尖產品;二是滿足企業最緊迫需求;三是協同。同時,還有三個基本環節需要關注,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和孵化物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