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如何合作發展?如何推動中國—東盟邊境地區經濟產業發展?9月22日,在南寧市召開的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分論壇三暨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作了積極的探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越南、泰國、老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高校,云南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等12個高職院校、11個邊境中職院校以及行業企業、科研院代表近200人歡聚邕城,共襄盛會。61家聯盟成員單位共同探討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的合作與發展,為中國東盟邊境地區經濟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邊境棋盤譜華章廣職院搭建東盟邊境合作新平臺
9月22日下午,隨著水晶球按鈕的啟動,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正式成立了。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通過優質高職院校幫扶帶動,全面提升邊境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并面向東盟國家樹立良好合作交流品牌,以推動中國與東盟職業教育合作交流。聯盟成員通過共享實訓基地、師資、課程等軟硬件資產和信息資源,幫扶邊境市縣職業學校有效地解決專業建設、師資隊伍薄弱等問題,同時也為成員單位獲得了更多國際合作交流機會,以實現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發展。
中國廣西、云南與越南、老撾、緬甸三個東盟國家陸地上接壤,邊境線達5000多公里,設有33個邊境縣,人口約為900萬人口,中高職院校57所,在校生約為7萬人,形成了我國重要南方邊境地區。由于邊境地區經濟欠發達,職業教育整體水平不高,也制約了與東盟國家職業教育的合作交流。因此,2015年10月,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發揮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優秀單位的后示范作用,牽頭聯合廣西、云南14所邊境地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同組建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創新合作交流機制,搭建合作交流新平臺,推動職業院校“抱團式”走出去,以增強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
盤活邊境職教一盤棋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如何立足邊境地緣優勢,促進中國與東盟邊境職業教育的發展,是本次大會關注的熱門話題。“一帶一路”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對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帶動了雙方職業教育的合作交流。廣西從2012開始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在南寧設立了6個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等10多家高職校與東盟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的學校開展合作,招收東盟國家留學生達9000多名。
由廣西、云南優質職業院校及企業共同組建的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將搭建合作交流多元化平臺,成為職教聯展暨論壇的很好補充,以有利于持續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職業教育深入合作交流。
培養復合型國際技能人才實現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本次分論壇上,與會成員圍繞“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與合作共贏”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羅志教授作了題為《“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發展戰略》的發言,就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建設的路徑進行探索與思考。泰國陜迪拉工商管理學院校長以該學院為例,分析了“中泰職業教育交流合作的歷史及未來發展機遇”;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院長就“2016-2020年老撾職業教育發展戰略”作了闡述;廣西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李捷作了題為《中國—東盟物流合作展望》的交流;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王資介紹了該校“走出去”戰略的實踐探索經驗。
本次成立大會上,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等5個高職院校與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的學校分別簽訂了合作協議。20多家企業也和高職院校進行了項目合作洽談。
近年來,中國企業和產品紛紛走入東盟國家市場,因此培養符合中國企業海外生產經營需求的本土化人才成為各企業新人才戰略。聯盟的院校及企業在農業技術、國際金融、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國際物流等專業具有很強的優勢,也基本契合東盟國家的產業發展需求。因此,聯盟與東盟國家學校合作培養國際復合性人才具有良好的優勢。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的建設將催生職業院校合作交流新模式,共同培養懂技術、善經營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