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分布不均,部分產業招工難,技術人才缺乏……“國內的現實是,大量制造業和服務業遭遇‘用工荒’。”在全國人大代表、江南控股集團總工程師黃作興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在他看來,這是教育和就業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職業教育要走在改革的前頭,走在轉型升級之前,就能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服務。”
中國的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之路已成為必然。原有產業結構中,重工業及基礎性產業的比重高,而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也將快速上升。如此變化,急需創新型、知識型、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然而現實情況不容樂觀。“工科的高等教育一直遇冷,大量學生逃離工科,其增幅遠低于擴招數量的增幅。”黃作興說。
全國人大代表、舟山市華鷹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科平以舟山群島的情況為例,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是以涉海專業為主體的高職院校,但是目前,在海上交通運輸業、船舶制造和維修業等涉及海洋經濟的產業所對應的院校和專業中,學生數量在逐步減少。
“這些是學生和社會認為的艱苦專業,就讀意愿少。”他補充,有些院校在舉辦涉海專業時,還需要投入大量設備和實訓易耗品用于實訓,教學成本比一般院校高。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培訓師曹晶認為,多年來,中國職業技術院校在高考招生中都處于最后批次,創新能力不強,如果持續這樣發展,再過幾十年,制造業還將面對技工荒的尷尬局面。
重視職業教育,成為了代表們共同的話題,職教與產業對接被屢屢提及。
“國家要盡快加大職業教育、??平逃馁Y金投入,減免技高學生學費、增加專業技術技工的培養。”黃作興認為,這樣才能為產業轉型與升級奠定務實的人才基礎,也對低收入家庭和低端產業提供務實幫助。
同時,他建議,要加速職業教育與產業的銜接,鼓勵企業界人士參與到高教改革職業教育體系中,并提高全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肯定與支持。
“建議國家對海島地區高職教育產教融合建設進行扶持和政策傾斜,為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人才支撐。”李科平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