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不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盡管記者托人找到了劉芳(化名),這名某985高校的博士生仍然態度堅決地拒絕了采訪,沒等記者開口,她就掛掉了電話。她的拒絕與最近引發熱議的學位授權點評估一事有關。
就在上個月,教育部發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95個學位授權點被要求“限期整改”,劉芳所在的專業便是其中之一。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的兩年內,劉芳將暫時沒有新的博士學弟、學妹。而且,如果整改后復評依然不合格,劉芳或將成為一段時間內該專業的最后一名博士生。
而令人頗為驚詫的是,包括同濟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首都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以及四川大學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在內的42所高校的50個博士、碩士和專業學位授權點,因在此次評估中被評為“不合格”,而被撤銷學位授權,“5年之內不得重新申請”。
怎么就“限期整改”“不合格”了
某985高校碩士研究生王偉(化名)所在學院也有一個專業學位被撤銷了。“這些年來,我從沒聽說這個專業招生過,所以就算被撤了,也沒什么奇怪的,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教學。”
通知發布的第五天,王偉的老師在學生微信群里發了一條“內部消息”,對被撤專業進行了說明——第一,連續多年未招到學生;第二,該專業的培養對象與學院的整體研究方向不同,雖然曾因此向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申請,改為培養與學院研究方向相一致的學生,但未獲批準。在此情況下,學院選擇放棄該專業學位點,并在學校的安排下,轉給了其他學院。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介紹,本次專項評估范圍是2009至2011年獲得授權的學術及專業學位授權點,主要檢查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培養體系的完備性,包括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和質量保證等,具體評估指標體系結合各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人才培養特點分別制訂。“本次評估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委托78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和33個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實施。其中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參評專家認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限期整改’;1/2(含1/2)以上的參評專家認為‘不合格’的學位授權點,屬于‘不合格’。”
這位負責人透露,“不合格”和“限期整改”的學位授權點,主要存在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師資隊伍配備不足、課程體系和實習實踐條件不完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