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為動力,著力消除制約消費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激發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新活力,以消費環境改善和市場秩序規范釋放新空間,以擴大有效供給和品質提升滿足新需求,按照消費引領,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釋放潛力,突出重點,示范帶動,優化環境,轉型發展的原則,推動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協同共進、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有效對接,為經濟提質增效提供更持久、更強勁的動力。
《實施意見》指出,要圍繞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等六大消費重點領域和方向升級,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創新促消費體制機制。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清理不利于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制度規定,加快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應用,簡化手續、優化流程、在線運行、限時辦結,取消不合法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重點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社會事業、“三農”等領域加快發展。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探索設立城市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商貿流通、引導消費等領域政府引導基金,著力解決消費供給企業資本金不足、融資難等問題。加快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放寬新注冊服務業企業登記條件限制,縮短辦證時間。推進人口城鎮化相關領域改革,鼓勵各地放寬落戶條件,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蘭州市要進一步放開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其他市州要加快取消地級及以下城市對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屬落戶限制;支持農業轉移人口自用住房消費。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抱團走出去”,建立出口加工基地、國際物流園區等,擴大服務業境外投資。二是改善優化消費環境。要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市場。禁止對省外、境外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設定歧視性和潛在排斥性準入條件,實現企業自主經營、平等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與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建立健全質量監管體系,對食品、藥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特種設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建立產品及服務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改善市場信用環境,支持建立第三方信用評價機制,嚴厲打擊居民消費領域亂漲價、亂收費、價格欺詐、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計量作弊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優化旅游消費服務環境,加快20個旅游大景區建設,推動全省AAA級以上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和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鼓勵省公航旅集團等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投資、重組、合作等方式,進行跨區域、跨行業經營。擴大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范圍,提升入境旅游消費,爭取“十三五”期間將免稅店建到市州及旅游重點縣區。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全光纖網絡城市和4G網絡建設,加快光纖到戶進程,統籌提高城鄉有線和移動寬帶網絡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推動網絡提速降費。加快農村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水電路氣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力度,加快信息、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養老服務和文化體育設施。加快縣級道路、貨運站場和鄉鎮客運站建設。推進縣級大型超市及配送中心、鄉鎮級農貿市場、村級綜合服務社三級農村市場體系全覆蓋,實現公益性市場14個市州全覆蓋。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支持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涉農電商平臺建設,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改造提升城市消費基礎設施,構建“大蘭州”都市圈,探索在圈內實現公交車、公共自行車、地鐵、出租車、道路客運、城際鐵路一卡通;將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公交換乘樞紐及充電樁、充電站、公共停車場、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等服務設施納入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努力形成高效便捷的客運“零換乘”運輸體系;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省100%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地面交通60公里或1小時車程內享受到通用航空服務。四是擴大市場有效供給。要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推進生活性服務業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培育農村消費等工作,深度挖掘消費潛能,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實施意見》表示,要通過穩步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創新財稅支持政策,加強法律服務,完善統計制度,加大金融、價格政策引導支持,加強規劃引領和用地保障,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機制,健全環境政策體系,為發揮新消費作用提供政策支撐。
《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的重大意義,高度重視并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六大消費重點領域提質升級和消費結構的優化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打造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效發展提供新支撐,推動經濟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省政府各部門要加強協調指導;各市州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加快研究制定具體落實措施,切實將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省 作用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