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州網3月12日消息近日,新華社高級編輯、新聞攝影編輯部副主任丁玫做客全國兩會蘭州北京新聞中心演播室時說:“30年前,蘭州是遙遠的;現在,蘭州是現代的;未來,蘭州將成為中國的‘大十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樞紐的作用。”
蘭州是她走上工作的第一站
丁玫是山東平陰人,大學畢業后于1983年9月到新華社甘肅分社工作。丁玫從北京出發,坐了整整36個小時的火車到了蘭州,感覺蘭州十分遙遠。第二年春天,由于工作崗位變動,她離開了蘭州。丁玫說,離開蘭州30多年了,但是在蘭州的工作經歷,讓她至今記憶猶新,這段經歷影響了她一生。
丁玫說,當時,蘭州雖然是省會城市,但物質匱乏,城市周邊像榆中縣就更貧困了。春節了,她跟隨領導下鄉采訪,村子里卻沒有過年的跡象,聽不到鞭炮,家里沒什么可吃的。跟秦腔劇團去慰問演出,演出結束后,地面上非常干凈,沒有瓜子、果核之類。這說明村民手里沒錢,生活非常簡單、貧困。但是,留給丁玫深深影響的是,蘭州人很友好、純樸。
談及30多年前在蘭州向新華社發稿的情景時,丁玫至今還很有感慨。她說,現在寫完稿輕輕一點鼠標稿子就發過去了。那時候每次通過新華社專用設備把文稿傳到北京,就要呼叫“北京、北京,我是蘭州!”在北京回復一個信號后,稿子才可以發過去。發稿順利時,呼叫兩三遍;信號差的時候,呼叫八遍、十遍都有可能,有時候剛接上又斷了。
盡管遙遠、貧瘠,丁玫還是發現蘭州有別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當時整個城市里,外來人口比較多。他們南腔北調,但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有了他們,城市發展非常快,尤其是工業發展迅速。”丁玫回憶說,有一年蘭州鋼廠業績在全國鋼鐵企業中排前列,她去廠里住了兩個星期,采寫的稿件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
丁玫說,蘭州是她走上工作的第一站,是職業生涯的起點。在蘭州工作時獲得的經驗,給她以后的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礎。
為蘭州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高興
一轉眼30多年就過去了,現在丁玫會通過電視、照片、網絡等多種方式了解蘭州。在朋友圈、媒體報道中,看到“蘭州藍”時,丁玫十分興奮:“僅這一點,和記憶里的蘭州就有了非常大的變化,蘭州有了藍天白云。”丁玫說,記得她剛去蘭州時,在秋冬季節,蘭州似乎沒怎么見過藍天,頭頂就是灰蒙蒙的。
去年4月初,丁玫去蘭州出差。“一出機場,高速公路兩旁的山上,就能看到山上覆蓋著絨絨的一層綠意。”丁玫感到很欣喜。那一天,剛好在下雨,天氣比較冷。晚飯后她去了濱河路,路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整個城市美輪美奐。丁玫激動地說,“蘭州發生了翻天覆的變化。”
蘭州是中國陸域版面的幾何中心,是“一帶一路”上的一個重要的節點。丁玫說,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鉆石節點城市,希望蘭州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有利時機,在文化、經濟等方面承擔樞紐的作用。同時,希望蘭州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走進蘭州、了解蘭州。她自己也會不遺余力地宣傳蘭州,推介蘭州。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