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并發出通知,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安排。這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
其中有一處指出要加強分類指導,那么根據這一說法,使我想起了過去我們經常說到的“因材施教”。近日,一組數據讓職業教育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根據教育部長袁貴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做的報告,我國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9年超過95%,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連續3年超過90%。從就業率來看,職校生已經成為比普通高校畢業生更加搶手的熱門人才。可是在我們中國,很多家庭認為,不是大學生好像很沒面子似的。其實職業教育的發展,體現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現代化水平。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也要看到,職業教育依然是我國教育領域的軟肋。一些人對職業教育的傲慢與偏見還普遍存在。
打造“職教升級版”,不正是符合分類指導的要求嗎,這也是面對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經濟轉型升級和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關乎國計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相信隨著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這朵“野百合”,一定會開遍原野,讓更多的“大國工匠”,為更高更強的“中國制造”筑基。
在經濟結構處于調整期的今天,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更加精準。春節過后,廣州某制衣廠日工資400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藝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住宿,也鮮有人問津;與此同時,四川成都不少“火鍋廚師”卻過剩了。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折射出我國技術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的滯后,也在拷問職業教育的精準性。尤其在今年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不能缺位。通過創新農學結合、彈性學制模式,促進下崗工人走進職業教育課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資本的土壤,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和產業實踐的精準結合。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