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由經濟日報社主管、《經濟》雜志社主辦,與職業教育關聯的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中職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組成的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和經濟日報社社長徐如俊共同為聯盟成立進行了揭牌,會上選舉任命了聯盟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首屆理事成員,并由經濟雜志社副社長林躍然為聯盟副理事長頒發聘書。
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將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為更多的畢業生和年輕人打開通向成功的大門;堅持以人才培養、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以推進中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加快中國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擴大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為目標,為高等職業院校、科研院所、用人單位搭建一個全國性的跨專業、跨行業、跨區域的職業教育高層平臺,以吸引更多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構建起一個行業、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機制。
此外,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還與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共同成立了中國搖籃工程育嬰師師資培訓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和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會長秦新華為其成立揭牌。據了解,中國搖籃工程育嬰師師資培訓專業委員會將致力于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規范育嬰師師資培訓市場。
“在目前的招生體制下,重點院校‘掐尖’,職業院校‘掐尾’,高職院校一直被視為高等教育的末端,成為高考落榜生的‘無奈選擇’。但是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為服務國家、社會不斷創造人才紅利,‘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經濟日報社副社長林躍然在發言中指出,發展職業教育,從個體層面來講,是讓“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從國家層面來講,是要為“兩個百年”目標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經濟》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陳志強認為,職業教育的發達程度,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現代水平。“在一個職業分工結構合理的社會,不僅需要‘學術型’的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許多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占比都是如此,比如德國就有將近80%的年輕人接受的是職業教育。對于正在轉型升級的中國而言,培養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重要且迫切。許多地方的技工荒、招工難,都說明了這一點。”
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原司長、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理事長王熾昌,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秘書長劉玉蘭,中國就業促進會執行副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主任陳宇以及高校代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副院長李華東,企業代表山東巴龍集團總裁劉春燕等,對中國職業教育創新聯盟的成立表示了支持與祝賀。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職業教育 中國 聯盟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