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清鎮市政府主辦,貴州清鎮職教城管委會、清鎮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的“盛源新天地杯”——技能之星職業技能比武大賽,在貴州清鎮職教城拉開帷幕。來自職教城各個職業院校的參賽選手們紛紛亮出“絕活”,在汽車維修、茶藝師、餐廳服務、電子商務技能等專業技能比武中現場“PK”。 比拼,不平凡;比武,不簡單。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貴州職業教育辦學理念在變,專業設置在變,學與用的緊密結合度在變,技能水平在變……我省的中等職業教育,逐漸從量變往質變方向轉變。
一位評委表示,此次所有參賽對象均為清鎮市境內年齡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從業人員或貴州(清鎮)職教城各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比賽項目以國家職業標準四級(中級)的要求為基礎,適當增加新技術、新設備、新技能、新工藝等相關知識。
吳文億家住清鎮市一個鄉鎮,由于成績不太理想,未能考上高中。初中畢業,面對今后到底干什么,她和家人都很著急。2014年,她了解到職教城的相關專業設置后,毅然選擇了貴州省商業學校,成為了一名職校生。
“這類勤奮好學的學生,在職教城數不勝數!”一位參賽領隊老師這番話,既道出眾領隊老師們的共同心聲,也反映出了職業院校學生們的真正學習面貌。
不論是茶藝師、餐廳服務比武現場,還是汽車維修、電子商務技能選手們的同臺競技。一個比一個手藝好,一個比一個專業精。 現場一位觀看比賽的酒店老板笑著說:“還未畢業,展現出來的專業技能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如果他們愿意來,我一定錄用!”
“21世紀,最寶貴的就是人才。”不論工業企業還是服務行業,要想有好的發展,除了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外,同樣需要大量有著精湛技藝的技能型人才。
“電子商務服務站”、“郵樂購”、“供銷e站”……近年來,貴州全省上下掀起了一股電商熱潮,各大網商、電商巨頭也加速在貴州的產業布局步伐,不僅將觸角從省延伸到市、縣、區,更深入到鄉鎮的村和社區。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之一的清鎮市,隨著電子商務系列工作的推進,以前從未聽說過的詞,如今卻在村民口中津津樂道。
目前,京東、淘寶、蘇寧等知名電商相繼入駐清鎮,“郵樂購”、“豐時代”、“黔知道”、“綠城”等本土電商不斷加快發展,300多家傳統生產和銷售企業開辟電商營銷渠道進行線上交易。已組織水晶葡萄、玉冠桃、花菜等17種農產品在淘寶貴州館等各大電商平臺銷售,合作企業達11家。這就意味著,清鎮市的農村電子商務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春天。 如今,有了大量專業技能人才作支撐,清鎮邁向“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目標的步伐將更加蹄急步穩。
吳文億大方端莊,操作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既有綿綿細柔的美感,又有拿壺沖泡中穩、準剛性沖擊力。剛柔互濟,與茶天人合一。這樣的茶藝表演,更能展示貴州茶的獨特魅力。
很難想象,一位大大咧咧的鄉下姑娘,在短短一年時間中,開始變得溫文爾雅,談及茶文化和相關茶產品,更是如數家珍。
清鎮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清鎮市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勇認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通過發現和挖掘,就會達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效果。如此一來,會讓更多的人找到新的工作崗位,也會讓諸多企業緩解找不到技術工人的“缺人”壓力。
最近幾年,清鎮市人社局為了緩解這對長期存在的矛盾,接連打出了多張“好牌”。
早在幾年前,清鎮市委、清鎮市政府一班人就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地方要想有大的發展,必須要解決“如何讓工業品快捷下鄉,如何讓農特產品輕松進城”兩大難題。而在全國興起的“電商”,就是該市實現“后發趕超,彎道取直”的最佳選擇。
經反復研究,一是準備打造農產品可追溯大數據中心,建成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二是準備打通兩個路徑,讓工業品下鄉,讓可溯源農產品進城;三是準備構筑平臺體系、支撐體系、服務體系;四是推進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四化”建設;五是堅持政府推動、數據主導、市場運作、產業融合、示范帶動原則;六是實施星火培訓、新網升級、燎原行動、村淘創富、豐羽行動、大數據溯源六大工程。并將借助一批大型網購平臺,形成一批電商網點,孵化一批電商能人,打造一批知名線上產品,推進電子商務在清鎮市的全面普及。
打好“中鋁牌”。舉辦了以“六進園區”為主題的專場招聘會,共有83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8000多個崗位,現場共有2500多名被征地農民參加了現場招聘會,達成用工意向性873人。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7263人,完成貴陽市下達的2015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任務數為14288人的50.13%,完成半年目標7144人的100.27%……”這是今年上半年清鎮市人社局交出的答卷。順利完成目標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卻鮮為人知。
以此次職業技能比武大賽為例,該局上下就為此付出了一個多月的努力。目的就一個:激發潛能,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為此,該局還將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校、清鎮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貴州省貿易經濟學校、貴州省商業學校(貴州省電子商務學校)、貴陽凹凸凹置業有限公司等六家單位設為定點培訓機構,準備培訓更多符合發展需求的人才。 劉勇說,“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句話是貴州省工業機械學校的一句宣傳語,他卻深有同感。
省“9+3計劃”中提出:中等職業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我省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急需的專業。改變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
自2012年以來,貴州(清鎮)職教城通過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三年的共同努力,目前,19所中、高職院校建設已初具規模,在校師生達6萬余人。依托職業院校10余家大數據、大健康、裝備制造等高新產業及20余家校企業合作單位相繼入駐落戶職教城,產教深度融合發展初見成效。按照院校規劃,預計2017年19所院校實現滿員入駐后,在校生規模將達到14.8萬人。貴州清鎮職教城管委會主任郭忠旺說,現在的工程或工地,一天一個樣,十天大變樣,施工多以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工人機械化作業為主。在國外,技術工人的地位很高、收入也很高。在貴州“工業強省”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技術工人從哪里來?成了我省正處于“趕”與“轉”關鍵時期剛性需求。貴州清鎮職教城一班人就認準一條:必須培訓出符合貴州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除與我省企業和工業園區建立戰略合作外,各個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上午學學理論,下午到企業進行實際操作。根據計劃,貴州清鎮職教城在今后教學中,將兩方面進行努力:一方面,引進一批高職稱、高學位、高技能的專業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建立職校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找準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節點,以旅游文化、現代物流、金融、現代藥業和特色食品、現代生態農業、煤及煤化工、鋁及鋁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機械加工及維修、節能減排、酒店管理等專業為重點,造就10名以上在貴州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和專業帶頭人,打造職教一流的名師品牌。另一方面,推動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創建省級或國家級示范職業院校。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創建省級示范性職業院校3所、國家級示范性職業院校2所,推動其他高職院校和重點中職學校爭創示范性職業院校,形成名校品牌。 預計到2020年底,貴州清鎮職教城將建成職業院校25所,入駐師生15萬人以上,聚集城市人口30萬人以上;“清鎮技工”,將助力貴州經濟“彎道超車”發展護航的重要人才支撐。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清鎮 院所 技能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