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教育咨詢機構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大學生就業藍皮書,該藍皮書包括《201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2015年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兩本。其中,高職高專生就業狀況第一次被單獨列出,其中一些結論引人深思。
根據報告,法律事務、語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資理財、應用日語和國際金融因失業量大,就業率、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而列為高職高專“紅牌”專業,而鐵道工程技術、電氣化鐵道技術、石油化工生產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供用電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等專業因就業情況較好而被列為“綠牌”專業。
據介紹,該報告數據來源于麥可思對2014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問卷調查,樣本范圍遍及全國,共約13.8萬份。
北京大學中國職業研究所副所長李杰在企業調研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一汽青島要上一條整車的生產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青島市在其廠子附近搞了一個高職產業園,要給他們配套地做人才供應,結果6所學校談完了以后,其中有5所都被淘汰掉。企業說這樣的學生我不要,你提供不了我需要的東西。”
他表示,實際上從就業率來說,這些職業院校的就業率并不低,但和企業需求之間差異很大。
李杰認為,從亮起“綠牌”的專業與亮起“紅牌”的專業對比看,技術類的實用性強的高職教育比較受就業市場青睞。“未來我們要成為制造大國,跟上工業4.0時代,職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目前來看,這一環節還需要更給力才行。”
報告撰寫者以及相關專家認為,出現“紅牌”專業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養質量達不到崗位需求。
“這些亮起‘紅牌’的專業實際是冰山一角,凸顯了高職教育的軟肋。”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光禮說,“我們政府宣布中等職業教育免費之后,結果中等職業教育變成了無人問津,這個現象很奇怪。”
“為什么很奇怪?這說明我們職業教育本身有問題,你免費的東西別人就認為這個東西毫無價值,很多家長寧愿出高價錢去學一門技術,也不愿意接受我們的中等職業教育,我們要從自身反思問題。”周光禮表示。
義烏工商學院副院長賈少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高職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就業市場對職業教育非常看重,可學生的就業技能跟不上。原因就是一些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有誤差,培養方式更有問題,導致學生學無所獲。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軟肋 紅牌 專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