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與發展是當代中國以及未來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到2013年底,按照國家扶貧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8249萬。特別是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2年,東部地區10個職業教育集團分別與滇西邊境10所中等職業學校簽約對口幫扶合作協議。其中,北京市商業學校與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職業技術學校等簽約。東西部職校在聯合招生、師資培訓、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相繼開展工作,尤其是在促進和推動滇西對口幫扶學校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師資培養、注重內涵建設等方面,提升了滇西對口幫扶職業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通過職業教育扶貧工作,提高了保山等地的文化軟實力。
北京市教委委員黃侃對北京市商業學校對口幫扶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優秀職業學校,在祥龍公司的支持下,為滇西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他們充分發揮優勢,創新思路方法,不斷加大扶貧力度,注重精準發力,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堅持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做出實效,切實推進了保山的發展,也受到了當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肯定,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下一步推廣。
“扶貧先扶智,扶智辦教育”,特別是發揮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促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如何實現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近日,在北京商校舉辦的“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挑戰與對策——北京市商業學校職教幫扶經驗”座談會上眾多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建議,一是西部地區職業教育要加強和東部地區的職業教育學校合作。二是西部地區職業教育要增加創新創業的課程,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引導和指導。三是要對學生加強意志品質和就業適應能力培養。何丕潔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應該充分發揮作用,指導和幫助學校做好東西部職業教育合作。
加強東西部職業教育合作被視為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如何利用發達地區現有職業教育資源,促進貧困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繼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好模式、好典型,不斷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和輻射效應?
經過3年積極探索,國家示范校——北京市商業學校在職業教育精準扶貧中積累了經驗并形成了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少將、空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朱和平提出,“精準扶貧,要實現企業和學校雙贏,北京和保山雙贏。”朱和平認為,北京市商業學校既具有企業辦學的特色,又有精準扶貧的特色,“這兩大特色是中國職業教育最缺乏的特色,我們在這里全部找到了,非常具有典型和示范意義。”朱和平建議,職業教育扶貧要發揮東西部合作雙方的特色。“比如保山盛產寶石,北京有銷售市場,北京商業學校有珠寶加工專業,職業教育可以培養專門的技能人才,把寶石變成商品,精準扶貧就能實現雙贏,也給貧困地區提供了‘造血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少將、解放軍日報社原社長黃國柱對職業教育扶貧有很深的感觸,他認為,職業教育扶貧亟需社會資源的介入,在過去的多次調研中,黃國柱發現,職業教育和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就有生機和活力。“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創辦自己的職業院校,可以根據自己企業需求的人才設置專業,適銷對路,這樣的職業教育扶貧才能真正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張廷皓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扶貧要抓住特色實現精準,幫扶少年要著眼長遠。”
除了人才培養、教師培訓,北京市商業學校在對口幫扶上,還真正實現了深度幫扶。
北京市商業學校候光介紹,“通過2012年到現在的建設,我們對保山市的整體的職業教育有了深度的了解,而且我們對于保山市的文化和當地的經濟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我們覺得保山有很多可以通過開發帶動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去年開發了一個文化遺產的新的領域,由北京現代服務業集團,保山市政府主辦的云南保山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提升戰略會議召開,對滇西抗戰遺址以及紅花油茶的保護與申遺進行了指導。”會后,全國政協委員張廷皓在兩會期間聯合12位委員提交了三份有關遺產保護的提案。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