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大學,科技界創新人士一定不會陌生。這個由Google和NASA(美國國家太空總署)以及精英科技專家建立的新型大學,還被稱為未來學院,旨在孵化影響10億人的創新項目,以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其實,闖入奇點大學中國區總決賽前10強本已萬眾矚目,不過10強都是沖著中國區總冠軍來的,而且只有一個名額去美國參加奇點大學為期10周的GSP課程,這個角度看,沒有如愿以償的9支隊伍都算決賽落敗。
5月31日,奇點大學中國區總決賽10強選手北京論劍,最終陳拯民的星谷實驗室新型電機項目拿到了GSP通行證。那么,另外9個出色的項目為何落敗呢?筆者現場全程參加了這場耗時5個小時的巔峰對決,吐槽是必須的。
以下按照各項目的決賽出場順序逐個點評:
項目1:張默的圖像搜索引擎衣+項目。
簡介:衣+是以圖搜衣的圖像識別搜索引擎,提供APP和API,收錄了海內外數十家主流時尚電商,是連接圖片和電商的平臺。
吐槽:項目最大亮點在于,主講人號稱圖像識別精準率在某種條件下超過Google,且具有人工智能的自學習能力。但圖像識別還處于早期階段技術,精確度雖然提升,是否可以單獨商用尚待考量。衣+將圖像識別技術縱深進入服裝行業,商業模式沒有特別之處,還有兩大難點影響商用:上網買過衣服的人都知道,圖片和實物大相徑庭的不在少數;制作成衣的人也知道,材質如果不匹配,衣服即便按照原版剪裁也完全沒有效果,而材質肉眼也無法辨清。衣+未來之路比如機器視覺、無人機自動駕駛還僅僅停留于口號。
點評:女人的錢也沒那么好賺。
項目2:魏清晨的海妖情緒識別引擎
簡介:全球最好的情緒識別免費API,讓僵尸機器變成大白,語音、心率、計步、呼吸、筆記等體征識別情緒,匹配音樂等內容。
吐槽:和衣+的圖像識別類似,情緒識別也是人機交互的一種新形式,且同樣談到了人工智能。針對2B2D商業,開放SDK建立生態環境,更偏重成為嵌入其他產品的模塊。目前有效輸出僅談到音樂匹配,應用領域較窄。這種偏潛意識的數據收集,可能針對特殊人群和特殊項目有更多應用結合點,但在一般人中如果無法找到切合的應用點,可能會因涉及隱私而商業受阻。此外,國外已有類似企業獲得投資,作為創業項目,海妖有VC吸引力;但作為創新項目,不足以在奇點大學這種更偏重填補市場空白的創新活動中脫穎而出。
點評:一般人其實想隱藏情緒,還是先留給二般人用吧。
項目3:張躍的英文作文智能批改網
簡介:批改網利用大數據自動批改英文作文,讓老師更輕松,讓學生像玩游戲一樣學英語,在娛樂中學習和提分。
吐槽:英語語言算法+大數據分析的成熟應用,已經開始放眼印度、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192個考核維度并通過大數據為不同學生及時調整題目,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學習變革,且解放了更多的英文老師。考核維度算法有一定獨特性,但市場同類產品不少,項目惠及民眾,商業模式成熟。同樣,作為創業項目有VC吸引力;但作為創新項目,不足以在奇點大學這種更偏重填補市場空白的創新活動中脫穎而出。
點評:兒童節快樂,中文作文智能批改才更牛喔。
項目4:陳拯民的星谷實驗室——總冠軍
簡介:星谷實驗室開發的電機,其功率密度國際市場上最高,相同重量下星谷的電機是特斯拉汽車電機功率的2.5至3倍。
吐槽:一個原來的航天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中也“下海”了。據主講人稱,作為總冠軍的星谷新型電機,在相同重量下電機功率比傳統電機大2-4倍,能耗是傳統電機的1/3-1/4,成本低20%-30%,可廣泛應用于發電廠、高鐵輪船、各種制造機器、航空航天,甚至登陸火星。不過它目前沒有申請專利,現場沒有展示權威實驗室數據,也還沒有到小批量生產階段。但如果真能成功實現,它不僅可以為全球節省資源,還能夠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新時代下發揮重要作用。
點評:如果是真的,那比計算機中的新型CPU還要完美。
項目5:劉永青的匯采通
簡介:降低企業采購成本的利器,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采購云服務系統,實現網上詢比價,網上競價,招投標等多種比選供應商的采購方式。
吐槽:從給大企業做流程軟件開始,有技術的底子,商業模式也易于理解。但實際應用中,采購環節尤其是中小企業采購存在兩大商用門檻:采購不透明,供應商信任感,這不是靠比價就能解決的事。想起一個經典的故事:問:為什么在中國,餐廳訂座在線視圖不能像影院訂座在線視圖那么火呢?答:食客,你吃完飯開發票了嗎?
點評:如果只是老板喜歡的采購平臺算不算從用戶體驗出發?
項目6:李俊的福際生物技術——第三名
簡介:福際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Direct PCR技術,革命性的將傳統兩步法PCR改為一步法,開發出填補市場空白的直接PCR/qPCR系列試劑盒。
吐槽:據稱是同類領先水平,簡單的全血樣樣本應用試劑,采樣更方便,檢測更全面、更快速,使得普通農戶對于牲畜的疾病檢測成為可能,還可以廣泛應用于糧食新品種、動物和人類疾病快速檢測,面對動物、植物、人類三大市場。作為決賽第三名,在科技創新方面可圈可點,落敗原因歸結運氣?
點評:創新性具體如何,那得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才知道了。
項目7:胡振宇的翎空航天
簡介:國內首家從事航天系統產品研發制造的民營公司,通過深度整合航天器設計、仿真、制造、試驗全產業流程,從而顯著提高研發效率,推動促進國內航天產業商業化,民用化發展,目標在十年內讓每個人都擁有遨游太空的權力。
吐槽:90后小鮮肉挑戰權威,志向高遠,從零開始十年內就期望載人飛行上太空。這種巨大花費、系統工程、基礎研究、龐大人員體系,在美國都是國家出錢NASA干的活,民營公司如何運作?追求科技勇氣可佳但道路曲折,目前用到一些最新的技術實現了最高可達102公里的探空火箭,可以考慮單點突破和一些更實際的民用化應用。哲學思想是科學研究者必備的思維,自研的飛行器雖然目前進展神速,但在研發道路上都是存在階段性天花板的。
點評:有些地方還是要學習牛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吧。
項目8:蔡亮的車車智聯
簡介:一家提供汽車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通過系列車載智能硬件產品和簡便的APP保護和管理你的汽車。利用互聯網服務+硬件的豐富產品線,為個人用戶提供駕駛場景下的移動互聯網服務,讓每輛車都能成為智能汽車。
吐槽:瞄準現有汽車存量市場,改造成智能汽車。但基于ODB的智能硬件不是剛需,現有車主購買意愿有多大?初期市場是改裝車主和追求科技的年輕車主。基于公共接口標準的智能硬件產品,技術門檻不高。因此該項目的差異化體現在手機APP軟件上,號稱完全從車主實際應用角度出發,而非4S店和保險公司,讓車主體驗更好,但需要連接的生態圈很廣。這樣看來,一款手機APP軟件是很難在十個出色項目中脫穎而出的。
點評:著重車主體驗的手機APP,還是被智能硬件提供商收了吧。
項目9:劉濤的住宅公園
簡介:國內首家專注于宅基地、旅游觀光、休息度假、新農村建設用房的綜合服務平臺,主要業務是新型房屋推廣與建設全產業鏈服務,通過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的自建房全流程梳理,對原有的渠道式銷售模式進行平臺化改造,降低新型房屋價格,使廣大農村愿意用新型房屋,用得起新型房屋。
吐槽:學習德國6天蓋好新型房屋的模式,從全球角度看創新度不夠,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有一定商業市場前景。作為一個創新項目,在整個價值鏈中定位平臺服務不夠關鍵,對目標市場的定位也不夠清晰:如果是度假村等批量采購機構,它們可目前直接向廠家定制;如果是農村建房和宅基地自建房項目,新型房屋的牢固程度、安全感和認知培育市場過程都需要較長時間。
點評:你了解中國新農民對土地和房屋的感情嗎?
項目10:李淺的創新呼吸治療設備——第二名
簡介:一種創新的、重癥呼吸治療設備Bionic Cough Simulator,用于插管呼吸機病人,國際領先技術,多家三甲醫院主任認可。
吐槽:這同樣是一項填補市場空白的醫療產品,屬于醫療器械范疇,針對重癥插管患者吸痰問題,據悉可以通過仿生智能器械解決了這一威脅他們死亡的要因。并且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通過相關檢測認證后便可推向醫院商用。未來還可以拓展人群到非插管病人,從醫院走向家庭。作為此次決賽的第二名,項目本身很出色,不過第三名,試劑作為產業鏈上游惠及范圍涉及動植物和人類,而第一名星谷新型電機如果成功實現,不僅可以為全球節省資源,還能夠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新時代下發揮重要作用。
點評:給重癥病人以尊嚴,有情懷也有創新。
再看看奇點大學王牌項目的風格,會更明確一些項目落敗的原因。例如:Cambrian Genomics DNA激光合成技術,使 DNA堿基對合成成本降低近 10000 倍,預計每年可為業界節約超過 10 億美元;Made in Space 太空 3D 打印機,可讓宇航員在失重環境完成 3D 打印,已獲得 NASA 資助,產品將被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Glowing Plant人工合成發光植物,提取螢火蟲 DNA 中生成熒光素的基因序列培育自發光植物,使完全環保的光源成為可能。
而中國目前的創業項目多數離商業模式太近,離技術創新太遠。從一顆大樹的生長來看,基礎創新的根太薄弱,而商業模式的葉卻太繁茂,也許通過VC的光合作用能夠反哺,但根的生長更需要真正的創新土壤。
當然,以上評論僅來自于現場一個項目僅12分鐘自我介紹,3分鐘親友團助陣,5分鐘評委問答,但至少是各團隊決賽現場表現的綜合評價。歡迎大家繼續吐槽。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奇點 總決賽 大學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