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實職業教育國家資助政策。每年為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生發放國家助學金,全部免除涉農專業中職學生的學雜費。2014年,按照生均1900元的標準撥付了免學費(即生均公用經費)資金;2015年繼續擴大助學金的實施范圍及比例,將助學金的生均標準提高到2000元,并將助學金及生均公用經費所需資金通過部門預算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
二是著力服務社會,拓展服務領域。兩處職業學校緊盯縣域主導產業“銅精深加工、光電信息、綠色食品、精細化工、輕紡和汽飾”,圍繞兩城一帶一區六園,主動適應產業需求,針對農民工轉型培訓及種養加工開展培訓,做到讓學員學得好,企業用得上,把培訓既辦成“找飯碗的培訓”,更辦成“送飯碗的培訓”,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截止目前已為社會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9萬人,完成短期培訓4.7萬余人次,印發各類實用技術資料10多萬份。
三是深入實施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救助工程。對貧困生每人每年資助1500元助學金,并免除貧困生學費,努力使每個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陽谷縣職業中專還利用“雨露計劃”專項資金資助153名貧困學生每人500元的生活補貼。
另外,陽谷縣還依托兩處職業學校免費對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下崗或轉崗職工、殘疾人進行各類技能培訓。2014年累計培訓下崗職工1000余人次,培訓殘疾人72名,退役士兵260余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