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圍繞產業發展抓專業調整。結合機械工業發展,在勉縣、南鄭縣職教中心開設數控技術、機械加工、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結合旅游產業發展,在該市科技職業中專、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旅游服務與酒店管理專業,在該市第一職業中專開設了烹飪專業;西鄉縣結合茶葉產業發展,建成陜西職教“五大品牌”之一“秦巴茶藝”專業,初步實現職教專業與漢中企業、市場有效對接。目前全市建成31個省級精品示范專業。
二是圍繞勞務輸出抓就業銜接。結合該市勞務輸出多的市情,依托職業學校,采取訂單培養,與富士康集團、青島海爾集團、深圳吉利公司等知名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大部分職校在珠江、長江三角洲、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建立勞務就業培訓網點。近三年來,全市勞動力轉移引導培訓9.7萬人、技能培訓1.3萬人。
三是圍繞農村工作抓“三農”服務。南鄭、西鄉、寧強建成職教現代農業示范縣,建立職教實習基地20個,大力推廣農、林、煙、茶新技術、新品種,增強服務“三農”能力。漢臺區將優質大米、蔬菜、果品作為綠色農業發展的重點,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規劃建成13個綠色基地。南鄭縣、寧強縣建立大棚蔬菜、果園基地、茶葉、中藥材基地等技術服務網點50多個,為學生和參訓學員提供生產實習場所。西鄉縣建成11個茶業基地,年產綠茶6000余噸,被確定為全國茶業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