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職學校學生進入高職高校繼續深造,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參加技能大賽獲省級一、二、三等獎,可免試進入高職院校對口專業學習;二是參加全國高等院校對口的“三校生”(技工學校學生、中專學校學生、職業中專學生)入學考試,考入高職高校對口專業學習;三是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主導下,學生通過中考進入重點中專學校與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聯合開展的“3+2”“3+4”分段培養班級就學。然而,目前這三種升學途徑并不順暢,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中職學校、高職院校和應用本科院校的共同努力。
通過參加技能大賽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銜接形式,由于入學人數少,高職院校通常是將學生插入對口專業高職新生班一起學習。然而,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中職學校一般強調培養學生的實用操作技能,以動手能力為中心組織教學,不要求知識的系統性和結構性。帶來的問題是,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專業知識不系統、不扎實,加之很多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形式仍是傳統的課堂教學,使這些學生“苦不堪言”,以至不少學生出現掛科現象,甚至選擇放棄學業。
對于通過參加技能大賽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高職院校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基礎,把學習基礎較差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小班教學,制訂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運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方式組織教學,使學生由“做中學”向“學中做”轉變,由“技能型”向“技術型”發展,從而使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層次上相對于中職學校有較大的遞進和提升。
對于通過參加“三校生”考試進入高職高校對口專業學習的銜接形式,首先要解決中職學校與高職高校培養目標不協調、課程脫節等問題,明確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各自的教學重點,推進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機銜接。其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中職學校應在保證專業課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前提下,加大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力度,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高職高校應正視“三校生”的文化基礎與學習能力,在保證高職高校教學質量的前提下,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因材施教。
通過參加“三校生”考試升入高職高校的銜接形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中職與高職高校因培養重心和方向不一致,造成教學管理、課程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技能訓練等嚴重脫節,導致中職學生因所學知識與技能不夠系統,影響高職高校后續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二是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目前的主要生源仍是職教體系外的高中畢業生,考入高職高校的“三校生”多為當初未能考上高中而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其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自制力遠遜于高中畢業生。三是“三校生”專業課考試形式單一、試題簡單,一些中職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基本放棄了“知識+技能”的人才培養方案,破壞了“三校生”考試培養高水平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設計初衷。
通過中職與高職高校聯合開展分段培養的銜接形式,深受中職學校和學生的歡迎。第一,學生自進入中職學校,學校即按與合作高職高校共同開發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職階段)組織教育教學,經過3年的基礎課程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考核合格升入高職高校后,高職高校又繼續沿用原人才培養方案(高職高校階段)組織教育教學,從教學管理、課程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技能訓練等方面,都較好地實現了“無縫”遞進式銜接;第二,有利于中職學校與高職高校的磋商與共同管理,高職高校通過適時安排教學檢查及統考,增強了對中職學校在管理、教學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和帶動作用;第三,分段培養的學生,自入校就有極強的歸屬感和自信心,有較強的上進心、自主學習能力和較高的學習熱情,學習進步快;第四,學生通過中考擇優錄取,基礎較好,便于教學的組織與管理,也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和互助式學習氛圍的營造。然而,目前個別省份對開展“3+2”分段培養試點的中高職聯辦院校和招生人數有諸多限制,大部分省份“3+4”分段培養試點工作尚未開展,政策方面的滯后,制約了中職與高職高校銜接試點工作的開展。
如何捅破中職學生升學的“天花板”,實現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的上升渠道暢通、銜接順暢,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中職學校與高職高校聯合開展分段培養的銜接形式,是三種銜接形式中優勢最明顯的一種。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門若能以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高度來認識分段培養試點工作,率先在具有較好基礎和較強實力的國家中職示范校開展試點,或許會把分段培養逐漸打造成為中職學校與高職高校銜接的主渠道。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技工學校 甘肅 軌道 蘭州高鐵學校 蘭州技校 技工學校 中專學校 甘肅技校 職業中專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軌道交通學校 鐵路學校 鐵道學校 高鐵學校 甘肅鐵路軌道交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