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座談會上的講話,為進一步做好基礎教育工作指明了重點著力的方向。他指出,技工學校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那么,如何更好地做好引路人呢?
其一,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要做一個勇于改造自我、不斷完善的人。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那么,教師自身就應該具有引路人的高素質。
總書記所提到的學生素質,包括學生的做人品格、學習能力、創新思維、愛國精神,這些恰是我國21世紀人的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而教師必須認識到,在這些素質上,往往自身還存在不足。所謂“教,然后知不足”。因此,職業中專教師要與時俱進,勇于認識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改造自我,提高自己,和學生一起成長。
其二,從學校的角度講,蘭州高鐵學校要把對教師工作的新要求變成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追求。在培養教師專業能力的同時,特別要重視培育教師的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
我們必須看到,當前的青年教師成長于改革開放時代,他們有自身的優勢,但與老一代教師相比,在愛國情感、家國情懷上,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上,在中華民族復興的責任感上,還有距離。而教育過程是思想影響思想的過程,是精神激勵精神的過程,是靈魂感染靈魂的過程。只有用“引路人”的價值標準建設好教師隊伍,才能把“引路人”的使命與責任落到學生身上。因此,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就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不能只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要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愛國情感、職業精神與專業技能的整體提升。
其三,從政府的角度講,政府要改進教師評價與績效方式,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有志之士、有才之士成為教師。蘭州技校站在人才培養的高度,我們必須看到總書記對夯實基礎教育工作與提升基礎教育價值的殷切希望。而提高基礎教育工作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主力軍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教師,要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與水平,就要從源頭抓起。希望政府創造條件,通過改進評價與績效方式,通過在社會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事跡與職業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走到教師隊伍中來。
按照總書記教師節講話的要求,吃透總書記講話的精神,通過多方努力,調動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我國基礎教育的水平就勢必能再上新臺階。
延伸閱讀: